有些孩子平时只吃肉类,很少吃蔬菜,会对情绪和性格造成不良影响。专家学者发现,游牧民族比其他民族好斗,其实与生活饮食习惯有关。他们以肉类食物为主食,因而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变高,这种物质浓度变高,会使脾气暴躁。相反地,出家人多半性格温良,少思寡怒,与世无争,这虽与身心修养有关,但长期素食也是主因。
长期吃素可导致血中血清胺(5羟色胺)浓度变高,使人心境平和,性情温顺。由此可见,偏爱吃肉类的孩子同样会产生暴躁易怒、好动、爱打架、不听劝阻等不良表现,饮食应以荤素合理搭配为宜。
此外,贪睡不醒、整日昏昏欲睡,有可能是因为过分爱吃咸食所致,饮用太多的咖啡,则会让体内累积过多的咖啡碱,因而引发沮丧感。因此,在排除某些可能的疾病和遗传、环境因素后,父母不妨以调整饮食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教育、纠正孩子挑嘴、偏食的 习惯,逐步改善这类异常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变行为模式直到消失为止。
父母不仅应及时发现孩子是否有异常心理状态或行为,还应时常变化家庭食谱,借此纠正孩子偏食、挑嘴的习惯,细心安排日常 饮食,以利于孩子健康的身心发育。
孩子们有吃零食、挑嘴、偏食的习惯,一方面与他们自制力不足有关,同时也与父母溺爱、缺乏营养知识以及父母忽视教导孩子营养知识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对食物的味道、温度、色彩、形状等有了喜欢或不喜欢的自我主张,对于食物本身的喜好也不断在改变,这正是他们自主意识的开始。
但很多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饮食习惯及内容改变常感到不知所措,甚至自己的饮食模式及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孩子却还不自觉。为避免孩子的偏食,父母需注意自身的行为,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的发育和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两岁时就已开始学习周遭人物的 行为举止。偏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用餐礼仪,往往可能就是在他们不自觉的耳濡目染过程中所养成。基本上,饮食是一种学习经验。父母、祖父母、保姆的饮食习性,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饮食习惯。因此大人应以身作则,让孩子了解吃东西和用餐礼仪的重要性。
也许某段时间内,孩子的表现无法符合大人的要求,但只要持续性的示范,孩子最后还是会接受这些良好的行为模式。
一、父母尽量不要在幼儿面前批评食物
即使自己不喜欢,也应该给孩子食用,不要让孩子对某些食物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免造成日后偏食的问题。
二、烹调方式丰富多变,混合多种食物但口味清淡
对于一些容易被幼儿排斥的食物,父母可利用适当的方式来吸引孩子。也许可以设计成色香味俱全及造型独特的餐点,混合在孩子喜欢的食物中,或用孩子可接受的理由来做引导。
三、为孩子准备各类营养均衡的菜色,避免含高糖、高脂肪、无营养的垃圾食品与零食
四、吃什么,应由孩子自己选择
如果父母的限制太多,反而会损害孩子的自动调节功能,影响日后饮食习惯。孩子不吃的时候,通常大人会逼着孩子一定要吃,而且必须吃完,甚至不惜用条件交换。
于是,吃变成了孩子和大人交换条件的筹码。吃一旦变成筹码,那么问题就无法消失,也不能彻底解决,更会让孩子认为大人在求他吃。
五、不要威吓逼迫孩子进食,改以鼓励和开导的方式
父母对于孩子吃太少或不吃的焦虑,主要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良、长得比别的小孩瘦小。事实上,每个人的高、矮、胖、瘦各有天性,父母要教导孩子拥有自信,学习接受真实的自我,不要因为自己比较瘦、比较矮,就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感。
六、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
例如,多喝牛奶既健康又可以长高。可乐虽然好喝,但是会长胖,也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含糖饮料很好喝,但是味道太甜会影响食欲,也容易造成蛀牙,所以,不妨试试有益健康的新鲜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