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问 如何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当作家?怎么知道自己写的书有没有出版价值?】
写作是一种瘾,要戒太难
我不晓得别的作家是如何,或许你可以多问一些其它作家的经验。我一开始并没把自己设定成作家,只是一个热爱看书与书写的人而已,因为看了书有反应,所以不得不把感觉写下来,因为不写会很痛苦,写了之后就想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开始投稿,开始想集结成书的可能……作家会像是一个殉道者,你必须要往自己内在里挖索,然后再去把这个东西分享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形容,写作是一种“瘾”,因为你一旦开始养成了写作习惯,要戒就很难,所以应该很少听说作家想辞职或转业的吧,多半听到的是别的行业想转行当作家——政治官员、演艺人员、企业家、导游……各行各业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在《狂野写作:进入书写的心灵荒原》(Wild Mind—Living The Writer’s Life)中说过:“我可没遇过哪位作家跟我说他想转行,他们也许会对自己正在写的东西发发牢骚,但从来没有人会说自己不要再写了,他们也许会停笔几个月不写作,但那些曾经尝过写作真髓的人永远不会放弃写作。”
出书,是一种不得不写的生命分享
出书当作家几乎是每个人的梦想。
你如果心中有一个故事,或是一个生命经验,很想分享给很多人知道,写书会是一个最快的方法,只要一台计算机,或是纸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书写,比起你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电影的门坎低多了。当你那个想分享的欲望大到不得不写,不写会闷得很难受时,就去找一个空挡开始动笔,那就是一种冲动,脑袋无法理性分析自己是不是写作的料、写的东西有没有人看、将来会不会有人出版、出版之后会不会有人买、买的人会不会喜欢、自己的生命隐私是不是会被别人知道……如果你还在想这些问题,表示你想写作的冲动并不是很强,也就不需要勉强自己去写书;当你正在构思、书写一本书,就像怀了一个孩子般的心情,你不会因为这孩子将来有没有价值,而决定要不要把他生下来、要不要养大,所以重点在——你有多么渴望写作、有多么渴望分享、有多么渴望出版成书、有多么渴望听到别人的回音,如此而已。
所以你要把这书的精华主轴抓出来,全心focus在那个部分就好,避免流于庞杂。以《佐贺的超级阿嬷》为例,假设把它定位成“穷人创意学”,它在这个不景气的时代,这故事本身就很有价值了——阿嬷在极穷困中如何以创意谋生、如何以智慧保持乐观。你在写书的时候,心里也要有一句这样清楚的定位,这样下笔就直打靶心,保持全书的力道。
分享是不怕受伤的,就像你在别人面前痛哭流涕也不会觉得丑态百出,那才叫真正的分享,这就是为什么在新闻中,受难家属的痛哭会让你感同身受,绝不是因为他哭得很美很优雅,而是因为他哭得很真,那才会触动人;如果有人一边哭、一边补妆,一边在意自己的形象,那就没有公开分享的必要,我们要了解“分享”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写作是灵魂的禅修,禅修是灵魂的写作
台湾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洪兰,在台湾《天下》杂志366期举了个例子:一个八岁的华裔女孩出书,记者问她,“你长大要做什么?”她说,“我为什么要等到长大才做什么?这是很奇怪的观念,你们大人都假设没有长大之前就什么都不是,我现在就是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