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植物和动物(12)

北极熊会觉得孤独吗? 作者:(英)米克·奥黑尔


黑夜中投向光明的飞行

如果飞蛾属于夜间活动的昆虫,那为什么它们还那么愿意飞向亮光呢?--来自英国BBC 5实况节目的听众。

并不是各种飞蛾全部在夜间活动,有许多种类的飞蛾同样还在白天活动,而且还有许多专门在白天活动。

正如19世纪和20世纪著名的昆虫学家Jean-Henri Fabre告诉我们,昆虫的行为几乎都是出于其本能的行为。他注意到,掘土蜂属的成员掘土黄蜂会蜇死一只毛虫,把这只僵死的虫子带到它刚刚挖掘好的洞口,并放在洞穴的入口处。黄蜂而后会进入洞穴,大概要检查确认一下,以保证没有什么不希望存在的东西趁它外出的时间占据了居住空间。然后,黄蜂会再次从洞穴里出来,找到刚才埋藏的毛虫,将其拖进洞穴中,开始产卵,并最后将洞口封闭。观察研究这些现象之后,Fabre开始趁黄蜂进入洞穴的机会,将它放在洞口的毛虫移到距离洞口稍微远一些的地方。黄蜂则会找到毛虫,然后重复进行刚才入洞检查的过程。

就这样,Fabre一直也没能够打破黄蜂的这种例行行为过程。黄蜂早就通过进化形成了这种行为,对它来说,不可能想出任何办法解决这种不同寻常的一组情况。同样的道理,飞蛾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但从未和夜间的人造灯光打过交道。区区几千来年的过程中,人类为它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这段时间太过短暂了,以至于飞蛾还不能进化出适当的应对行为。

Richard Dawkins在他最近的一部书《The God Delusion(天赐错觉)》(Bantam Press,2006)中,展示了“飞蛾投火”的问题。他的解释属于那种老生常谈的分析,即飞蛾想要用蜡烛的火焰为其飞行来导航,误把火焰当成了月亮。这种观点是说,飞蛾在根据光亮的位置确定飞行的路线,所以飞蛾一定要转向光亮,以便保持相对的方向不变。飞蛾最终遵循的路线将是一条螺旋线,该螺旋线最后肯定引向火焰。但是这种解释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在有些种类的飞蛾当中,只有雄性飞蛾才以这种模式受到光亮的吸引;而且在个别种类中又只有雌性才受到这种吸引。

更进一步讲,如果飞蛾需要导航,那么这种飞蛾应该属于迁徙性动物种。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投火的飞蛾并不迁徙。事实上,多数种类的飞蛾根本就不会迁徙,因而根本不需要导航。此外,有相当多的一些昆虫种类都表现出这种相同的行为。例如,苍蝇、黄蜂、大黄蜂、蜉蝣,以及石蚕等,它们都无法逃避火焰吸引。许多这种昆虫一般是白昼活动,而且大多数都极少或者根本没有迁徙行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