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房子是最顶级的耐用品(3)

一个人的老后 作者:(日)上野千鹤子


最后这套坚持不送人的摆饰,却随着双亲过世、老家重建,始终被留在老家。“找个时间回来收拾一下你放在家里的东西吧!”大嫂虽然这么提醒我,我却一直没回去拿。因为我们这几个手足都想住在自己的住所,没有人想继承双亲住过的老家,最后便找来拆屋公司,清除家里不要的旧物。那套女儿节摆饰,我连影子都再没看过,就这样被清理掉了。

现在留在我手边的,仍是母亲亲手为我做的木刻娃娃,还有朋友做给我的纸娃娃,大小适中,方便收藏。

对于那套女儿节摆饰被丢一事,我丝毫不觉得可惜,毕竟生活方式改变,十个平方米大的摆饰确实太占空间。我想说的是,原本只是当作临时住所的生活方式,也很可能会就此持续下去。过去日本曾有人说,次子、三子就像老家的“房客”,我觉得挺贴切的,就是因为终究不可能成为户主,才会出现这种说法吧。

应对家族成员数量变化的“别馆概念”

换了好几次房子的我,从来不觉得哪一处是“最后的住所”。因为我总是抱持着“反正落脚处只是临时住所”的想法,如果有任何变动,大不了再换个地方住就行了。

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的家最舒服——也就是不管身在何处,让自己觉得是专属的生活空间,住得惯、使用得惯,就是最好的住所。

不过得先声明的是,我是那种不管搬到哪里,只要住上三个月、半年就能逐渐适应的人;以前更年轻、更有兴致时,简直就是个有搬家癖的怪胎,一旦发现新家已经让我在一片昏暗中也能摸到屋内的电灯开关,我就会有种“这房子已经住腻了”的感觉。

有些建筑师会将单身者特有的“临时住所”概念融入住宅设计中,山本理显先生便是其一。位于东京都江东区东云的小区型(配合都市再生计划)集合住宅项目,就是他的作品,除了一房两厅的小家庭格局外,同一栋大楼中还设计了套房式别馆。等孩子长大了,需要私人空间时,只要租下隔壁的套房式别馆,便能解决空间不足、必须换屋的问题。而别馆不但可以作为孩子的房间,也可以当成父亲的工作室,哪天不再需要时,再退租即可。甚至有些人一旦入住就不想搬离,成了“房客式生活”的单身一族,亲子间也能保持一种“既亲密又尊重彼此隐私”的关系。

家族规模会扩大,也会缩小。然而,日本的住宅都是以家族规模会逐渐扩大的概念来设计的,并未考虑到家族规模也有缩小的可能性。步入超老龄化社会的今日,建筑家应该有前瞻的眼光,掌握今后家族规模会逐渐缩小的社会发展方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