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波拿巴主义: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3)

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作者:(美)R.R.帕尔默


后来的威权政权像第二帝国那样注意经济发展纲领,但通常都是十足的保护主义者,不愿意跟世界上其他地区进行公开的竞争。拿破仑三世却相信国际贸易自由。他计划与比利时结成关税联盟,一些比利时人也表示支持。比利时已经相当工业化了,法比联盟的建立(特别是比利时拥有法国所缺乏的煤),就会形成很有力量的贸易区。但是,拿破仑三世的计划却受到法比两国一些私人势力的反对,同时英国和德国的关税同盟更是强烈反对。于是,这位皇帝便转而全面地降低进口税。1846年谷物法废除后,主张自由贸易的一派在英国得势。他们竭力主张取消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贸易壁垒。1860年,拿破仑制服了立法机关的反对,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他拨出政府经费4000万法郎,以帮助法国工厂主去同英国进行竞争。但是,这笔款从未完全花掉,而因此人们便断定,法国的工业是能够成功地跟机械化程度更高的英国工业进行竞争的。法国在签订英法条约的同时,还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些较小的贸易协定。在19世纪60年代,欧洲仿佛真的要成为贸易自由的天国了。

内部困难与战争

可是到1860年,帝国遇到了困难。它花费几年时间去克服1857年的萧条。由于执行自由贸易政策,皇帝在工业的某些行业中为自己树立了敌人。天主教徒反对他在意大利采取的政策。1859年,他在意大利曾经短暂地参加了一次反对奥地利的军事行动。1860年以后,反对派势力增强了。皇帝赋予立法机关更多的活动余地。所以,19世纪60年代被称为自由帝国的十年——所有这类说法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无法知道,如果听任帝国纯粹的内部因素自由地存在下去,这个帝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路易·拿破仑实际上是由于战争而毁掉了自己。他的帝国是在1870年的战场上消失的,可是他在此之前很久便一直在进行战争。

“帝国就是和平”,1852年,他对群众作出过这种保证。但是,战争毕竟是盛况的最商展示(或在当时是)。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而皇帝的名字是拿破仑。帝国宣告成立后不到一年半时间,法国便与一个欧洲国家开了战。这是自从滑铁卢以来的第一次战争。敌人就是俄国,这次战争称作克里米亚战争。它并不是由拿破仑三世单独挑起的。1848年以后,欧洲有许多势力都倾向于战争,而拿破仑三世就是其中之一。1859年,这位新拿破仑在意大利作战;1862—1867年,在墨西哥作战;1870年在法国本土,对方是普鲁士,这场战争被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这些战争是我们在下一章要讲到的部分内容。

在这里只要指出一点:1870年,第二帝国走上第一帝国的道路,陷入曾被法国人考验过和抛弃掉的那些政府的凄凉的境地。第二帝国维持了18年,恰恰跟七月王朝一样长久,比从巴士底狱被攻克直到当时为止的任何一个法国政府统治的时间都长一些。直到20世纪,当独裁者们在整个欧洲迅速地冒出来时,人们才意识到,路易·拿破仑确实是一个未来的预兆,而不是一个过去的怪物的复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