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候,奇迹发生了!只见那只高傲的牧羊犬竟然走到了总编的身旁,把头放在了他的膝盖上。尽管总编原本并不太喜欢狗,但还是被牧羊犬的信任感动了,他在轻轻地抚摸着小狗柔软的毛发时,心里感受到了一阵阵的温暖。
埃里克则在旁边笑着说:"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它从不主动亲近陌生人,看来它对你一见钟情呢!"总编听了之后,兴致勃勃地说:"你不是想写狗的故事吗?就写写这只小狗吧。"
于是,埃里克的第一篇狗的故事发表在了1915年1月的《红书》上,主角便是那只牧羊犬,名字叫"莱西"。读者们对它喜欢得不得了,大街小巷里的人们都在谈论着"莱西"。"莱西"使得《红书》创下了销售奇迹,埃里克自然接到了多家杂志的约稿信。就这样,埃里克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狗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灵犬莱西》的雏形。
几十年来,莱西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它也成为了欧美最著名的宠物。值得注意的是,埃里克在一次采访中承认,莱西对《红书》总编罗恩的一见钟情并非巧合,而是埃里克对它从小开始训练的结果。埃里克训练莱西,使得它只有看到主人点头之后,才会跑过来跟陌生人玩耍。
为了实现自己写的狗故事系列能在杂志上发表,埃里克真是用心良苦!
为了能实现这个梦想,埃里克一次又一次地忍受着各家杂志编辑的拒绝;为了能引起杂志编辑对狗的兴趣,他不惜费时费力费心地培训小狗莱西,而小狗自己也要接受无数的磨炼和辛苦。
埃里克和莱西的巨大成功启示我们,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忍受得了各种不顺的打磨,因为任何较大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出人头地,还必须忍受严格的磨炼--埃里克对小狗莱西进行了严格的磨炼,其实这个过程对埃里克何尝不是一种严格的磨炼呢?
每天晚走10分钟,是一种打磨。为了达到你的目标,必须围绕着足以达成你的目标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打磨,以便能为你的成功打造好充分和必要的条件。
4. 后面要想过瘾,前面就得牺牲
著名作家刘墉先生写过《你有资格玩吗?》这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生需要打磨自己,需要经常自我鞭策,需要磨砺自己。
本文摘录作家刘墉先生写的《你有资格玩吗?》,内容如下--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尚在世的时候,我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
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