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快乐迎接小天使(2)

0-1岁婴儿养育指南:宝宝的第一年 作者:高振敏


喂养用品:

1.一段奶粉。

2.玻璃奶瓶2个、奶嘴2个(小圆孔)。(医院提倡母乳喂养,但生产后的前几天可能会没有母乳,所以应事先准备一些奶粉)。

3.吸奶器。

4.乳头保护器。

5.温奶器。

6.消毒专用锅。

7.奶瓶刷。

8.奶头刷。

9.奶瓶保温桶。

10.保温袋。

11.婴儿勺。

清洁用品:

1.婴儿浴盆;2个小脸盆。(个别医院要求自己带,每天给宝宝洗澡用)

2.三角软托架。

3.浴巾。

4.婴儿专用洗发露、沐浴露。

5.婴儿润肤油,浴后和抚触时用。

6.婴儿护臀膏。

7.婴儿柔湿巾,宝贝便后清洁用。

8.婴儿口手巾,清洁宝贝的小手,妈咪哺乳前也可以用来清洁乳头。

9.婴儿纱布手绢2~4条,宝宝吐奶或者打嗝的时候用来清洁。

10.婴儿指甲剪。

11.婴儿洗衣液、洗衣皂、酒精、单头医用棉签、晒衣架

其他相关用品

1.照相机和DV,在第一时间给小宝贝拍照留念。

2.就诊卡,挂号证,围产手册,如果有献血证也要带好,以防万一。

3.身份证。

4.现金或者银行卡,用于住院押金。

5.最好在宝贝出生前就确定男、女宝贝名字各一个,有些医院要求出生后就办理出生证。

6.如果之前签订过脐血保存协议,一定不要忘记带上脐血收集袋和脐血库的联系电话。

办证指南

准生证

办证时间:怀孕初期

所需材料:

1.办理证明时应带上户口本(最好是夫妻双方的,如果户口不在一起最好持妈妈的户口本)、双方身份证、夫妻双方的初婚初育证明(可让工作单位或所在居委会开具证明),到街道办事处办理准生证。

2.其他所需材料:

《医疗保险手册》及复印件;

定点医院开具的《妊娠诊断证明》和妊娠实验化验单(盖生育章);

女方1寸免冠照片1张。

出生证

办证时间:产后出院

如何办理:

准妈妈在入院的时候,医院会要求填写《出生医学证明自填单》,为即将到来的宝宝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准备。出生证便是宝宝的第一份人生档案。

自填单一般有以下内容:父母姓名,身份证号,民族,婴儿姓名,婴儿申报户口地址,母亲居住地址,床位号等。如果刚住院时还没想好宝宝的名字,可以先用小名代替。但在出院以前,一定要给宝宝取好大名,不然有些医院是不会发放《出生证》的。

温馨提示:

填写《出生医学证明自填单》一定要认真仔细,因为一经填写、打印,就不得更改。

当收到《出生医学证明》后要认真核对。如发现有填写错误时,应及时向医院申请换发。《出生证证明》严禁涂改,一旦涂改,视为无效。

《出生医学证明》是婴儿的有效法律凭证。要妥善保管。

特别提示:

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之前,先要起好宝宝的名字

虽然很多家长从刚怀孕起就开始为宝宝取名了,可不到最后关头总是难以决定。为了顺利拿到宝宝的出生证明,在出院前一定要定下宝宝的名字了。

上户口

宝宝出生后,家里就多了一名家庭成员,按照户口管理法,这时应该给宝宝上户口了,使他(她)在法律上正式成为家中一员。

所需材料:

申报户口要带齐必要的证明。按目前城乡申报户口的规定和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必须携带的证件有:计划生育部门颁发的准生证、医院签发的出生证、户口簿册。

办理程序:

到户口所属的派出所户口申报处申报户口时,应详细填写户口申请单,进行户口登记,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后,宝宝的大名就添加在户口本上了。

温馨提示:

只有在及时申报宝宝的户口后,社会上各种医疗保健才会随之而来,让宝宝享受到应当享受的权利。所以爸爸妈妈千万别忽略了这件事。

独生子女证

添了宝宝后,如果没有“再接再厉”的打算,就可以考虑到当地居委会申请办理独生子女证了。办好证明后,从办证那一天开始到孩子满14周岁为止,家长可以每月领到10元钱的奖励,退休时工资可增加5%。

(根据各省市的计生条例,独生子女的奖励和发放形式会有地域差异)。

申请流程:

1、居民填写申请表--> 2、单位或居委初审--> 3、计生办审核--> 4、区计生委审批--> 5、发证及奖励

所需材料:

原配夫妻:夫妻双方和子女的户籍证明、结婚证明;

离婚对象:符合条件一方和子女的户籍证明、离婚证明;

丧偶对象:符合条件一方和子女的户籍证明、丧偶的证明;

再婚对象:夫妻双方和子女的户籍证明,离婚证明,结婚证明。

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入托,入园、入学的必备凭证。因此当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家长应携带宝宝产房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接种记录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如户口为外地、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应在居住地)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农村儿童应在辖区乡镇卫生院计免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和其他相应疫苗。预防接种证上面会注明规定范围内宝宝所需全部的预防接种,还有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天使降临人间

宝宝通过自然分娩降生,全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医学上称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子宫收缩使宫颈口完全开放;第二产程是胎儿通产道离开母体降生到人间的过程;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的阶段。初产妇,整个产程13~17小时,经产妇持续6~8小时。

第一产程:时间较长,有可分为潜伏期、活跃期。潜伏期子宫不断收缩,子宫的宫颈不断变薄,宫颈口逐渐扩张至3~4厘米。潜伏期持续时间最长,也最舒适,产妇对宫缩可以耐受,即便在宫缩时,产妇也可以入睡。进入活跃期时,宫缩力量逐渐增强,每次宫缩持续时间为45~60秒,宫缩的间歇时间也逐渐变短,由开始时的5~6分钟缩短至2~3分钟,宫颈口此期间会逐渐扩张至10厘米。根据宫颈扩张的速度不同,活跃期有分成3期:1期指从宫口扩大3~4厘米,约需1.5小时;2期指宫口从4厘米扩张至9厘米,约需2小时;3期指宫口扩张到10厘米,约需30分钟。在1期和2期宫颈扩张速度较快,产妇在此期间,需要在宫缩时及两次宫缩之间保持放松,保存体力。2期往3期过渡的阶段即宫颈口由8厘米扩张到10厘米,是分娩过程中最困难的时期,约需1~2小时。此期间宫缩极度增强,每次持续60~90秒,间歇时间为2~3分钟。产妇腹痛强烈,因宫缩间歇短,产妇感到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产妇可以通过深呼吸、腰骶部压迫、按摩等缓解疼痛。当胎儿下降进入骨盆时,产妇感到下背部或会阴部有一种巨大的压力,而且会有一种急于向下用力排便的感觉。孕妇的腿会颤抖而且感到无力。此期常现明显的应激反应,如出汗、过度换气、颤抖、恶心呕吐及筋疲力尽感。

第二产程:一旦通过最艰难的时期,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产妇随宫缩而屏气用力时,疼痛感消失了,产妇感到的仅是一种胎头下降时的压迫感。第二产程产妇要配合助产人员,合理用力,让胎头慢慢下降,使会阴部逐渐扩张,以防胎儿娩出过快而撕裂会阴部。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进入第三产程。此时,产妇会感到很轻松,胎儿被娩出后,子宫继续收缩,子宫底下降至与脐平,宫腔缩小,导致柔韧性较小的胎盘从子宫壁上剥离。子宫进一步收缩,将胎盘排除体外。此产程产妇不额外用力,基本是一个相对自动的过程。

温馨提示:当胎盘娩出后,助产人员会把胎盘平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提示子宫内有残留,需及时清除,否则会有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如果胎盘胎膜完整,会检查产妇会阴、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及阴道和宫颈有无裂伤。如发现裂伤,会立即消毒并缝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