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从小学起,成绩常常不如女生,这个事实成为众多男孩心里的痛。父母的责备、老师的歧视,让骄傲的小男子汉们低下了头。
教子个案
航航是个调皮的男孩,他马上要上学了,妈妈说:“终于有人可以管教你了,我可以轻松下来了。” 航航说:“妈妈,你这么说,我就不去学校了,学校是关我的监狱。”妈妈说:“你要是不进去,怎么变老实啊。”就这样,航航带着一丝害怕,走进了校门。
老师很亲切,航航慢慢适应了学校,他不想学女生那样守规矩。老师每次一转身,航航就开始做小动作,动来动去,像长了弹簧一样。时间一长,航航更加放肆,他的调皮充分显现了。他用手戳周围的同学,乱说话,成了老师经常批评的一员。
每天回家,看到那么多作业,航航就头大了,他总喜欢先去玩,临睡前再赶作业,所以每天他的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上个星期,语文老师要求背诵古诗两首,他背了六天还没背熟。现在,只要是考试,航航的成绩总是在后二十名之列。妈妈打过骂过,还给他请了家教,可是都没有效果。
教育感悟
学校里,大多数男孩成绩不如女生,成为被老师歧视的对象。小学里的班长、中队长、大队长、各科学习委员,都是一群“娘子军”。男孩的心里很压抑,在校成绩不如人,回家了还要被父母批,男孩的日子不好过。
中国的孩子如此,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也一样,看来这里的原因不简单。随着性别科学这门新学科崭露头角,男孩心头的痛终于揭开了面纱。男女大脑的差别至少有100处,这些差异导致男孩的成绩不如女生。现行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女孩发挥学习优势。
妈妈只看到了男孩学习差,却忽略了他们生理上的差异,忽视了现代教育的特点,用一种偏见责备男孩,给男孩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男孩爱玩、爱冒险,不习惯安静的课堂,男孩像被束缚在教室的雄狮,活得太压抑。
男孩学习成绩不如女孩,问题不在于男孩,而在于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和不够科学的家庭教育。目前的学校教育是一个普及性教育,是为了更多的孩子能得到教育机会,而不是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这种学校教育的缺陷,需要家庭教育来弥补。妈妈要将男孩从压力中解救出来,让男孩释放自己的情感和能力特长。
给妈妈的教子建议
◎建议一:男孩比女孩发育晚
男孩在生理、心理的发育上,要晚女孩两年左右。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书写能力、绘画、粘贴能力等的发展,都要晚于女孩。而幼儿园的早期教育主要是这些,所以妈妈不要急于送男孩上幼儿园。如果男孩表现不出色,被老师、女同学嘲笑,会给男孩的心灵以强烈的挫败感。
晚两年上学,男孩的这些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在课堂上、游戏中,男孩都能表现得与女孩实力相当,这让他们感到很有面子。当然,在阅读、写作、组词造句上,男孩还是没有优势,但是会相应地缩小差距,减少困扰男孩的可怕的失落和自卑感。
◎建议二:别给男孩太多的学习任务
男孩左右半脑间进行交叉处理信息的能力弱于女孩,所以,别一次性给男孩太多学习任务。男孩更擅长于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他们的思维更单一,不擅长于同时同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
暑假到了,上初中的王南收到了六本暑假作业本。他看看语、数、外,又看看理、化、生,妈妈还说给他报培训班。王南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从何开始,一连七天,他只是玩,一个字也没写。妈妈看着很着急,就一直催他说,时间不多了,快写作业,可王南却左耳进右耳出。
妈妈不能硬性规定男孩,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多少学习任务,这样会让他很痛苦、很反感。妈妈要将科目繁多的作业,分成独立的小板块,让男孩自由完成,这样能提升学习效率。
◎建议三:鼓励男孩在动手动脑中学习
男孩对声音语调的敏感度弱于女孩,他们擅长于触觉型的体验,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男孩大脑学习的积极性。
小葵又要背古诗了,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妈妈看他坐在桌子前有半小时了,可还是没记住几句。妈妈说:“儿子,你把这四句话抄在纸上,边玩边背吧,爱怎么动就怎么动。” 小葵一听就来了精神,他一边走一边背,还在床上边滚边背,结果不到二十分钟就背熟了。
男孩在运动中,大脑的活跃度更高,通过各种触觉的刺激,男孩更能记忆深刻。对于小男孩,一些记忆类的学习任务,妈妈可以鼓励他在运动中学习,不要拘泥于学习形式。
◎建议四:别责备男孩课堂小动作多
男孩不擅长于同时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是一项一项完成。男孩在完成任务的时间里,大脑会进入睡眠状态,为下一个任务补充能量。课堂上,当男孩用心听完一个知识点后,兴奋度下降,大脑想睡眠了。但是,课堂还要继续,男孩为了保持清醒,就进行自我刺激。
男孩的自我刺激就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小动作:推别人一下,说两句玩笑话,一会儿摆弄摆弄铅笔,一会儿再玩会橡皮,都是一种自我刺激,为了使大脑不进入睡眠状态。老师和家长常常错怪了他们,认定他们在“捣乱”或故意违纪,这是非常冤枉男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