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中国远离粮食危机,你还为吃发愁吗(1)

谁绑架了我们的生活 作者:高强


 

中国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小康”的喜报在中国城镇乡村的宣传栏上被醒目地张贴。吃饱了饭,是否吃得安全?吃不饱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饭,陡然发现,我们还有无数个与“吃”有关的烦恼。

第七章中国已远离“粮食危机”,你还在为“吃”发愁吗?

远离“粮食危机”的大国自豪

你吃饭了吗?一句话,道尽中国人吃饱与吃好的乾坤。

1994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9个年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长达114页。在报告中,布朗提出,中国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快速的工业化导致大量农田被侵蚀和破坏。同时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由此他得出结论,到21世纪初,中国要养活10多亿人口并不容易,将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会导致世界粮价上涨,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视。

布朗推算,从1990年到2003年,中国的粮食需求将增长85%,而粮食生产又减少20%,由此将形成3.36亿吨的粮食产需缺口。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其需求的42.5%,其余的只能靠进口。

布朗发出警告10年之后的一天,来自加拿大的“蓝色梦想号”在中国深圳靠岸。船上装载的是联合国捐赠给中国的4.3万多吨扶贫小麦。这是最后一批援助中国的粮食船,中国终于不再依赖国际援助了。

就在2008年,世界经历了一场有关粮食的危机。

菲律宾民众抢购平价大米,苏丹孩子吃水煮过的树叶充饥,秘鲁士兵的主食是“土豆面包”;法国、乌克兰、俄罗斯等粮食大国,粮仓已经空置,欧洲的粮仓库存一度只有50万吨,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粮食储备安全线;非洲,数万名饥饿的民众无力哭泣;美洲,动荡不安的海地,总理黯然下台;在亚洲,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政府派出军队保卫粮仓。由粮价猛涨带来的全球“粮食危机”突如其来,威胁到全球2000万贫困儿童,使1亿多人陷入贫困。

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印度,在世界粮食危机面前都先后出台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在那个时期,出台限制粮食出口政策的国家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大洲。

然而,被布朗视作将遭遇粮食方面最大危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却安然无恙。这一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不仅实现了20多年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而且创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产量的最高纪录。

导致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关键的一环是,很多国家把着眼点放在推进工业化上,忽视了粮食生产。尽管中国也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但在粮食生产上中国并没有松懈,坚持粮食自给战略,全国粮食自给率高达95%。虽然中国也有少量粮食进口,但最终目的是为了调剂品种。

在“自给战略”指导下,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先后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严格保护耕地,致力于发展农业科技。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2005年,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农民负担从根本上减轻,国家还为农民增加了直接补贴、粮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并逐年加大力度。

补贴只是国家扶持资金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家扶持“三农”的资金每年以几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速度增长,2008年,国家为“三农”投入5626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1307亿元。种粮不仅不需要缴纳农业税,还可以得到国家补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被激发。农民与国家体制保障一起发力,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也实现了我国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

布朗理直气壮地质疑谁来养活中国人时,中国人用事实告诉他,是中国人自己。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么快,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也不像布朗推测的那么快。我国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相当于总消费量的0.6%。央视《国情备忘录》项目组: 《国情备忘录》,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