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①
却说黛玉同姐妹们至王夫人处,见王夫人正和兄嫂处的来使计议家务,又说姨母家遭人命官司等语。因见王夫人事情冗杂②,姐妹们遂出来,至寡嫂李氏房中来了。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③,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④。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⑤;族中男女无不读诗书者。至李守中继续以来,便谓“女子无才便是德⑥”,故生了此女,不曾叫他十分认真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葫芦”的谐音为糊涂,故其意谓糊涂僧糊涂判案。指知县贾雨村按照现为衙门门子而原为葫芦庙小沙弥的主意糊里糊涂判结了薛蟠强买甄英莲并打死人命一案。
②冗(rǒng容上声)杂——繁多杂乱。
③夭亡——早死。夭:短命。《尚书·周书·高宗彤日》:“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孙星衍疏:“夭者,《释名》云:‘少壮而死曰夭,如取物中夭折也。’”
④入学——指学童初次进入学校读书。《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
⑤国子祭酒——国子监长官。国子监:历朝中央教育管理机关兼最高学府。祭酒:原指宴飨时领头以酒祭神的长者,汉代始设博士祭酒(官名),西晋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
⑥女子无才便是德——语出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陈)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又见清·石成金《家训钞》引)意谓女子如果读书识字,便可能受到小说、戏曲的不良影响,做出伤风败俗的事,倒不如不识字而能保持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