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11)

红楼梦全解本 作者:裴效维


宝玉看了又不解。又去取那“正册”看时,只见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①。也有四句诗道: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②。

宝玉看了仍不解。待要问时,知他必不肯泄漏天机③;待要丢下,又不舍。遂往后看,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④。也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见头一页上”以下的一幅画——两株枯木:既隐寓双木“林”,又隐寓林黛玉将像枯死的树木一样被贾母等封建势力逼死。一围玉带:“带”与“黛”谐音,“玉带”为“黛玉”的倒置。这上半幅画不仅隐寓林黛玉的姓名,而且隐寓其爱情被贾母等封建势力所扼杀并逼死的悲惨命运。一堆雪:“雪”与“薛”谐音。既隐寓宝钗姓薛,也隐寓其像雪一般冷酷无情。一股金钗:“金”为宝贝之意,“簪”与“钗”为同物异名:合之即为宝钗。这下半幅画不仅隐寓薛宝钗的姓名,而且隐寓其表面上像雪一般高洁,实际上冷酷无情,工于心计,暗藏杀机。而且将林黛玉画在上面,将她画在下面,也隐寓二人有高下之别。

②“可叹停机德”以下的一首诗——这是曹雪芹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一生所设计的提纲。停机德:指薛宝钗具有典范的封建妇德和母德。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其一典出《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乐羊子远出求学,一年后因想家而归。其妻以停机(停下织布机)断线(割断经线)将寸布难得为喻,劝其不可中断学业,以期功名有成。其二典出东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轲(即孟子)少时逃学归家,其母正在织布,即用刀割断织线,并说:“你逃学,就像我割断这织线一样。”后世即以“停机”和“断织”喻妇德和母德。咏絮才:指林黛玉具有敏捷的才思。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安在雪天与子侄辈讲论文章,忽大雪骤至,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极为赞赏谢道韫。后世即以“咏絮”或“咏絮才”喻女子才思敏捷。玉带林中挂:“玉带林”是“林黛玉”的谐音与倒置;而“挂”则暗寓贾母等人不许林黛玉与贾宝玉成婚,将她摆在一边。金簪雪里埋:不仅暗寓薛宝钗的姓名,而且暗寓薛宝钗虽将登上“宝二奶奶”的宝座,却也结局凄凉。此诗第一、四句指薛宝钗,第二、三句指林黛玉。意谓薛宝钗是个令人赞叹的典范淑女,林黛玉是个令人羡慕的顶尖才女,但二人结局同样凄惨,说明妇女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有好的命运。按:高鹗的续书写林黛玉被贾母等人扼杀了她与贾宝玉的“木石之缘”,致使其绝粒而死;薛宝钗虽然如愿以偿地与贾宝玉成就了“金玉良缘”,获得了“宝二奶奶”的宝座,但并未得到贾宝玉的真正爱情,不久贾宝玉出家为僧,薛宝钗只能做活寡妇。可见高鹗的续书基本上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此外,作者让林、薛同属一画一诗,则暗示二人是一对难解难分的冤家对头。

③天机——天上的机密,即天意。《太平广记·卷六五·姚氏三子》引《神仙感遇传》即记有泄漏天机的故事,也是“天机”的出处:唐御史姚生罢官家居,有一子二甥,皆顽劣不堪。姚生派人于中条山筑茅屋,令三子于此读书,不料竟得奇遇:三子不仅各得天女为妻,且经孔圣人点化而智慧大开,无所不知。姚生得知后大为惊异,断定为“山鬼所魅”,当即将三子召回,并令其说出原委。一位儒者得知后惊曰:“大异,大异!君何用责三子乎?向使三子不泄其事,则必为公相,贵极人臣;今泄之,其命也夫!”姚问其故,儒者说:“吾见织女、婺女、须女星皆无光,是三女星降下人间,将福三子。今泄天机,三子免祸幸矣!”姚乃复命三子归山,而三女若不相识。三子复顽劣如故,一无所知。

④“画着一张弓”以下的一幅画——一张弓:“弓”与“宫”谐音,隐寓元春被选入宫闱。一个香橼(yuán元):“橼”与“元”谐音,隐寓元春之名。香橼:香橼树的果实,长圆形,黄色,可供观赏。这里只是借“橼”的谐音暗寓元春之名。这幅画既隐寓贾元春之名,又隐寓其被选入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