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在枕头上磕头。众人只得带进那道士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搭裢中取出个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背上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来,单与那些聪明俊秀、风雅王孙等照看。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我来收取,管叫你病好。”说毕,徉长而去①。众人苦留不住。贾瑞接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那宝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儿立在里面。贾瑞忙掩了,骂那道士:“混账!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着,便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点手儿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上,“嗳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新又掉过来,仍是反面立着一个骷髅。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只说这句,就再不能说话了。旁边伏侍的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掉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时,已经咽了气了,身子底下冰凉精湿,遗下了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道!”遂命人架起火来烧那镜子。只听空中叫道:“谁叫他自己照了正面呢?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为何烧我此镜?”忽见那镜从房中飞出。代儒出门看时,却还是那个跛足道人,喊道:“还我的风月宝鉴来!”说着,抢了镜子,眼看着他飘然去了。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②。三日起经③,七日发引④,寄灵铁槛寺后⑤,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①,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徉长而去——义同“扬长而去”。出自明·无名氏《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来兴儿道:‘你烧不烧随你,交与你,我有勾当去。’说着,扬长出去了。”形容大模大样地走了。
②报——指报丧。
③起经——旧俗以人死后第三天开始请和尚、道士念经。
④发引——典出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豫章太守汝南封祈》:“今李氏获保首领,以天年终,而诸君各怀进退,未肯发引。妾幸有三孤,足统丧纪。”意谓发丧或出殡。因出殡时由亲属(一般是孝子)用绳索或白布条在前牵引灵柩(俗称“拉灵”),故称。引:牵引灵柩的绳索。《礼记·檀弓下》:“吊于丧者必执引。”
⑤寄灵——即把灵柩寄放于某个地方,暂不埋葬。铁槛寺——此寺名或本唐·王梵志无题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笶。”又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铁槛”即“铁门槛”、“铁门限”,比喻鬼门关;“土馒头”可简称“馒头”,比喻坟墓。因此“铁槛寺”与第十五回的“馒头庵”恰好为一对,隐寓人无论怎样千方谋虑,百计经营,终究要过那道鬼门关,变成一个“土馒头”。极具戏谑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