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良好的家庭教育塑造大写的“人”

21世纪,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作者:乔闻钟


一个人受到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研究表明,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时期是0~6岁,这几年既是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形成期,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形成期。孩子对人生的最初感知、价值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在6岁时就会有基本的概念。这个期间的孩子,最信赖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和至亲的家人,因此孩子关键的6年,实际上是在父母与家庭的影响下中度过的。学生的身份是暂时,在学校的时间也是阶段性的,而家庭对于她的成员,却是长期存在的。

人们常说,“家庭是成才的摇篮”。可是,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做人才呢?有人说,能让卫星上天的人是“人才”,然而毕竟一个国家对研制卫星这样的高端科技人才的需求有限。于是有人说,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人就是“人才”。我想,这种解释应该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可是,无论是让卫星上天,还是让马桶不漏水,都是“专业所长”。而如今,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的技艺传授,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内涵需求,新时期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中、高等学校教育内容涵盖了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如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的家庭教育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而许多孩子,对究竟怎样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感到迷茫。我们知道,家庭是国家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国家的主人。当这个家庭成员从小在家里学会遵守规矩,明辨是非,爱家人;家里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能挺身而出(哪怕年龄太小不能付诸行动,但有这种意识)与家人共同应对,具备了对家人、家事的责任感,那么待他年满十八岁成为一个公民时,就会因为在家庭中形成的良好道德规范自然地具备了一个合格公民的素质,知道以对待家事的态度与责任去对待国家的事,知道怎样为国家着想、为国家出力。于是,孩子自然成为了大写的“人”。

相对人的一生而言,每一个人在学校度过的时间都是短暂的。无论这个人曾经在学校是怎样的优秀,有过多么耀眼的光环,或者一路从多么著名的学校毕业曾经带给家庭荣耀,但这些都将成为过去并淡出人们的记忆。人们会在你年满十八岁后,以你是否能够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眼光去看待你、要求你,最后以你自然地融入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而被认可。

其实,无论是好父母、好儿女、好丈夫(好妻子)、好儿媳(好女婿)还是好职工、好干部、好领导,还是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所有这些社会角色都离不开家庭这个背景。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优秀人才与社会精英的例子,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因此大写的“人”,是从家庭中走出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