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博爱感恩、乐于助人,让孩子身上闪耀人性的光辉

21世纪,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作者:乔闻钟


人们常常说,一个人究竟能否成就事业,不仅仅在于他的智商,关键还在于他的情商。其实,无论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只要是希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情商。“情商”在心理学中,是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下几种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1.学会博爱感恩

友善博爱与感恩图报,是没有国界的、人类共同的人品诉求。人们需要通过感恩去传承、扩展人类的和谐与协作,通过报答去实现世代相传的感恩意识。与此同时,博爱、友善待人的人才可能施善助人,才可能让感恩图报的行为得以延续。

可是,这一原本自然的人类属性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今的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特殊,他们要么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误以为“被”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爱自己才对,却不知道怎么去爱别人;要么父母忙工作,只是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者别人代管,以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抚慰,使孩子缺少被“爱”的感觉,也不懂得什么是“爱”。于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事都是不得了的大事,需要别人高度重视。

曾经听到不少大学生对我说:“每一个人都需要爱,也应该去爱更多的人,但是我或许像许多朋友一样,千万次地问过自己:爱究竟是什么呢?应该怎样确定呢?难道仅仅是一种感觉么?”我说,爱当然不是一种感“觉”,它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是实实在在地“付出”与“给予”,也是实实在在的“收获”。我们无法责怪这些年轻人不懂得爱,因为不仅很多家庭中关于“爱”的教育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而且我们还往往把“爱”赋予了太崇高的意义以及抽象的概念,使他们捉摸不定与无所适从。

为了让孩子及早地懂得“爱”的真正含义,做父母的应当在孩子还很小时,就让他们体会、体验“爱”的具体内容。比如,把他喜欢吃的东西先让给身边的人品尝;将自己心爱的玩具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爸爸妈妈从外面下班回到家,为他们递上一双拖鞋;爸爸妈妈忙于家务时主动参与;爸爸妈妈生日到来时送上一张自制的生日卡片;为外地人指路;为孕妇让座……都是爱的具体实施与表现。有了这样的“爱”的意识,孩子自然就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有友善、助人的举动。

与此同时,人们所要具备的感恩图报的意识,也是最初从家人开始的。当父母下班后急急忙忙赶回家为放学回家的孩子做饭时,孩子应该明白:他们原本不会这样忙碌的,只是为了我才会这样辛苦;当父母为了远在十几公里外住校的孩子能吃上家中的饭菜,满头大汗地把孩子平时喜欢的饭菜送到学校时,孩子感到的不应该仅仅是对美食的渴求,还应该有对父母的心痛,而不是“我住在学校,你们就应该把饭菜送到学校来”;贫困家庭的父母省吃俭用、外出打工攒下每一分钱让孩子读书,孩子应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自己通过掌握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有条件去创造自己的前途,而不是与富裕家庭的孩子横向比较,心生抱怨。

我儿子去北京上大学的第一学期中途,孩子的爸爸去北京出差,回来时带回两张儿子用电脑制作的图片,一张是“送给我的好爸爸”,一张是“送给我的好妈妈”。这两张图片除了好看的构图,还有让我们感动的语言。在“送给我的好爸爸”中儿子这样写道:“感谢您,使家成为如此美丽的一个词”;在“送给我的好妈妈”中有这样一段话“您知道吗?只要您在,欢乐就无处不在,微笑也随处可见”。这两张“精美”的图片一直放在我家书房中最显眼的位置。

一个人对父母或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能够“感知”与“理解”,才会心生感激,才不会以为这一切对自己都是理所当然,才不会在享受的过程中气壮如牛。

我认为,人在“享受”的时候是需要有“愧疚”感的,因为适当的“愧疚”感会衍生为报答的动力。有了这样的动力,应有的“报答”才会从“长大了一定要让爸爸妈妈过幸福的生活”,到“报答为我创造了和平、温馨环境的国家”。

精彩、完美的人生,是那些怀有感激的人生。

2. 从珍爱小动物到爱惜所有的生命

博爱,不仅仅是爱自己的亲人以及周围的人,还体现在对所有生命的重视与珍爱。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地球并不只是属于人类,而是属于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命。有这样的认识,不仅仅会让孩子变得仁慈与善良,而且会因为大家都能善待生命使得人类与自然更能和谐相处。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因为不明白这些道理,会无意识地“虐待”一些不起眼的小动物,如果家长不予引导,孩子可能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变得漠视其他的生命,这对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不利。

记得我的孩子不到两岁时,我们与其他的小孩在宿舍旁边的草地上玩。其中一个孩子觉得把抓住的小蚂蚱捏死很好玩,我对正在一起聊天的孩子的妈妈说:“蚂蚱也是生命呢,快让你孩子停止这种游戏吧!”可那孩子的妈妈不以为然,说:“管他呢,小孩子都这样的。”后来,我发现我的儿子也喜欢逮蚂蚱,抓到后孩子们通常把蚂蚱的腿掰掉,说是这样蚂蚱就跑不掉了。我对儿子说:“你们可以和蚂蚱一起玩,比如吓唬吓唬它,让它跳起来,你们又去追赶它,但是千万不能伤害蚂蚱哦。你记得有一次妈妈找不到你被吓哭的事情不?” 儿子想了想,使劲地点了点头。我接着说:“每一个会走、会跳、会跑的小动物,它们都有妈妈,它们的妈妈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孩子,都会非常非常伤心的啊!”儿子后来果然不那样做了,每次捉起来又会把它放在草地上。一次,我看见他颠颠儿地跟在一个和他差不多一样大的孩子后面,嘴里不停地说:“你把它放了嘛,要不然它妈妈找不到它,会哭得好伤心噢!”其实,人之初,性本善,一个简单的比喻,就会让幼小的孩子知道其他生命与自己相似而给予爱护。而懂得爱护动物的孩子,也会懂得珍惜一草一木,进而明白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个博爱而懂得感恩的人,应对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命心存感激之情。

3.从小学会助人

一个具有优良品质的大写的“人”,一定是一个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够挺身而出的人。当然,他首先会是一个博爱的人,因为帮人、助人就是“爱”的具体体现。

现在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可能根本就意识不到有什么人需要别人的帮助;或许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以为与自己没有关系。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助人的品质。比如带着孩子乘坐公共汽车,当看到一个老人站着,或者一个比自己更小的孩子没有座位,就要告诉孩子他们更需要一个位置坐着,提示孩子主动让座;当碰到身有残疾的老人行乞时,鼓励孩子将口袋中的零用钱送到行乞者手中;有同学学习跟不上,如果自己的孩子学有余力,应该鼓励他辅导需要帮助的同学;孩子年满十八岁后,家长要鼓励他义务献血……慢慢地,助人为乐的意识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当他有能力为别人提供帮助时,他就会主动伸出援手。

儿子上大学后被选为班长。班上有一个很聪明的同学,因为迷恋游戏常常逃课,家长已感万般无奈。儿子多次提醒他也没有什么效果,但是,知道这个同学自己也希望能借助外部力量约束自己,于是儿子和那位同学约定,平时由儿子保管他的电脑,每周周末允许他使用,到星期天晚上,儿子就会去那个同学的寝室将电脑收走。后来过了一段时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发生了。那个同学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不服管理会做出让人意外的事情,于是孩子的妈妈打电话给我,首先感谢儿子的付出,然后告诉我,孩子的父亲担心自己的孩子不服管教发生意外,让我儿子放弃对那个孩子的约束。当我把那个家长的意思转述给儿子时,儿子在电话中笑着说:“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糟糕,不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的。”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直到那个同学戒掉了游戏瘾。

美国的大学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自愿者活动”与“社区服务”作为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必修课。那些“为无家可归者服务”,“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服务”等助人项目,就是以培养学生博爱助人为目的的“思想品德课”。由此可见,“博爱助人”的品质多么被人类重视。

印度有句谚语:“当你帮助同伴摆渡过河时,你自己也已经到达了幸福的彼岸。”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得到及时的相助。如果孩子能成为博爱感恩,乐于助人的人,那么他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和谐,心胸会更宽广,人生境界会更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