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给一个解释:读《劝学》(1)

找一个解释:我们这样读古文 作者:凌性杰


荀子说

不要怕

这是罕有的夜

美丽骚动我们生疏的灵魂

不要怕,握紧知识

睁大眼睛

胸怀天明

罗智成《掷地无声书·荀子》

又到了芒种时节,各级学校忙着举办毕业典礼,在仪式中宣告人生阶段的完成。亲爱的D,我猜想着你此刻的心情,或许有些彷徨,失落,也有些不安吧。一晃眼,已经两年不见了。两年前,你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那个夏天,我深切地为你祝福,祝福你这个天之骄子,在大学时代尽情发光散热,找到开启知识之门的锁钥。你曾经那么笃定地认真做自己,为此付出庞大的代价。历经家庭革命,你终于获得认可,告别了理工,顺利录取一心向往的人文科系。那时我陪你赶赴春闱,陪着你作梦,仿佛是自己在应考那般紧张。既以师徒相称,我就不能不去在意什么叫责任。

那段日子,天气变化不定,而我一再想着当年的初衷。人到中年,每讲到初衷,总觉得有点可笑。求学这件事,充满了机遇变化,原本设定的目标、计划,到头来往往出乎意料。亲爱的D,我本来以为,你会顺顺当当地念完大学、考研究所,不管是创作或研究都能得心应手的。所以当你来信说办了休学,身心俱疲,我着实吓了一跳,不明白其中究竟出了什么差错。然而人生的事总是难说,我们面对着未来,未来一团茫昧,以为黑暗的尽头就会有光。独自摸索着人生的时候,依凭他人的文字与智慧,就成为可靠的光照。这时应该要相信,握紧知识,就可以胸怀天明。

我不知道你的迷惘是怎么回事。只想跟你说,未曾迷途过的人,不值得与他谈论人生。在求学的路途上,我也曾经远兜远转,迷而又迷,差一点无法继续。那时我才十六岁,考进了第一志愿高中以后顿失目标,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好好地待在房间里念书。那些生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隔阂甚深,被我弃之如敝屉。我不甘心坐困书堆,不甘心在学校体制里葬送青春。于是每天悠悠晃晃,只读自己喜爱的书,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宣告孤独。表面上不想理解他人,也不想被他人理解,只是心中恐慌得很。一再自问:这么下去会是如何?

毫无意外的,因为单科成绩没过关,被留级了。确定留级后,去报考五专,仍然拿了高分,任何校系都可以填得上。而我必须抉择,留下来念高中,或是转往另一个体系。那个夏天,有好多人跟我一样,因为被留级而开始思考读书的意义。我后来才明白,当你开始思考,就表示这事是有意义的。从那时起,我认定自己是要念书的。不仅仅为了将来的就业谋生,更是为了用各种方式理解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选择了重读高一,我一边应付着考试科目,一边发展阅读的品位,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渐渐地找到了平衡。我终于知道,要把自己放在怎样的位置上。因着这份自知,才不会有错置的悲哀。

我好怀疑,亲爱的D,你是不是把自己放错地方了?辗转得知你正在为重考冲刺,志向也有大转变,我突然松了一口气。你究竟不是那种会一废不起的人。花了两年时间重新定位,我期待着你的再出发。从小小的洞穴中探出头来,你看见这个世界的变换了吗?人为什么要上学?你终于确定了吗?与你一起痛骂过(升学)体制的虚伪、僵化,如今我开始思索体制之必需及其作用。

大江健三郎(1935 )因为照顾其智障儿子大江光,写下《为什么孩子要上学》(日文书名直译应为《在自己的树下》),书中呈现他对教育的提问、对人生与读书的思考。他是这么说的:“不管是国语也好,理科或算数、体操或是音乐也罢,这些语言都是为了充分了解自己,与其他人联系。外语也是一样。”“为了学习这些东西,我想不管在任何时代,这世界上的孩子们,都应该要去上学。”在父母悉心照料下,大江光接受教育,发展了音乐才华,甚至被誉为“日本古典乐坛的奇葩”。在教育体制中,我们认识自己,也理解他人,就是最珍贵的收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