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每天过得都非常充实吗?(2)

快乐工作的方法 作者:(美)丹·米勒


问问自己

我的工作能让我享受到过程的快乐吗?

最好的赚钱方式就是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最好的赚钱方式就是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你不喜欢的工作上花费再多的精力,只能得到很少的回报。

我听过很多人向我倾诉,说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公司,而且也不会向朋友推荐公司的产品。这与德国集中营的卫兵类似,虽然他们和被关押的犹太人建立了友谊,但当把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的时候,他们会无奈地说:“这是我的职责。”虽然这只是个极端的例子,但仍显示出在“职责”借口下,不道德甚至是邪恶的行为是多么危险。不幸的是,我经常见到有人推销有缺陷的汽车、有问题的产品、不健康的食品以及充满沼泽的“度假胜地”,还有不必要的牙科诊疗、不实的财务数据、虚假的“商机”……一位财务公司的经理给我写信说,因为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无法按时还款,他就拿走了他们的结婚戒指;此外,有个先生进行了腿的修复手术,而我们这位经理却借这个机会重新启动了诉讼程序。他形容自己的工作:“我感觉我的灵魂被剥离了。”

我接待新客户的时候,都会先让他们简要介绍一下工作现状。这里是一份女士的回答,她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九年:“完全无法忍受,邪恶、丢脸、肮脏、辛苦、惨无人道、令人泄气……但报酬还不错。”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她认为金钱远不能弥补时间和精力的损失,我们需要满足感、成就感和目标感。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说过:我们的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我们更关心物质上的需求,要有食物果腹,要有房屋安居。在这之后,我们会开始问一些这样的问题:“我的人生有目标吗?我有影响力吗?我如何才能让人记住?”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权衡轻重。做一些高尚或有影响力的事情,并不意味着要减少收入。实际上我发现,我们如果能在工作中融进天分,结果往往能赚到更多的钱。我的好朋友戴夫·拉姆齐26岁时陷入了财务危机,那时候他刚刚登上事业的顶峰。后来他把自己的教训和反省总结出来,以帮助他人避开财务危机,结果几年后就成了一名百万富翁。

最好的赚钱方式就是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你不喜欢的工作上花费再多的精力,也只能得到很少的回报。发现你的人生目标,不仅会给你一种充实感和成就感,而且还能展现出你的自信、勇气和激情——这是成功的三个要素。

如果你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报酬,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健康、自信和激情,当然也错过了更高的收入。

你正在以“职责”为借口,从事着违背真心的工作吗?你拥有把工作做好的技能,这不是你从事这项工作的理由,尤其是当它违反了你的价值观和常识的时候。如果你的工作不能体现你的价值,你将会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不道德的反馈,溃疡、偏头痛以及其他由压力产生的疾病也将接踵而至。美国精神健康研究所综合神经免疫项目的负责人埃丝特·斯腾伯格医生就曾指出,工作中缺乏协调所产生的压力会导致种种后果,如风湿性关节炎、狼疮之类的免疫系统疾病。该所同时指出,压力导致的疾病还包括失眠、食欲不振、胃肠道等问题,这些病症会给人带来长期的痛苦和无价值感。

在电影《铁窗喋血》(Cool Hand Luke)中,守卫打败囚犯的目的,就是使其他囚犯畏惧,他说:“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职责而已,你还得满怀感激呢!”演员保罗·纽曼饰演的角色则回答道:“即使这是你的工作,也不表明你做对了很多。”这句话十分中肯。

那些在“好”公司工作的人仍然感到迷失自我,为什么呢?如果工作不适合你,即使你做的是高尚、无私的事情,危害也很大。我看到很多传教士充满挫败感地回到家中,不少牧师在与溃疡和偏头痛作斗争,而社区志愿者也因为服务对象不知感激而郁郁寡欢。如果你脱离实际去做一些高尚的事,别人可能会钦佩你一段时间,但如果这没能够发挥出你的独特技能,很快你便会身心俱疲。当你尝试做一些与你的技能、兴趣和爱好无关的事时,你会发现,尽管尽了全力,但你仍觉得不满意。

问问自己

报酬还不错的工作就能令我快乐吗?

在人生旅途中,你正处在什么位置呢?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啊!这森林是多么荒野,多么险恶,多么举步维艰!道出这景象又是多么困难!现在想起也仍会毛骨悚然……死亡也不会比这种感觉更痛苦。”这是但丁在他著名的长诗《神曲》中第一篇《地狱》的开头部分。艺术作品和好莱坞大片也有许多类似的主题,人生就如同一场旅行,一个人的朝圣,我们都不清楚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会在哪里结束。如今,事业下滑、失业、养老金计划被取消、业务外包,甚至个人职业方向的脱轨都让人们感到职业路线的骤然变化。我看到,重新选择职业的医生、律师、牧师、销售经理、老师、IT精英正越来越多。人们开始焦虑地搜索合适的职业方向,现在这已经不再局限在中年人身上,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身上也十分普遍。

最近,有一位27岁的医生向我咨询。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他总是想证明,父亲能做的事他也能做,还能做得更好。现在27岁的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他做医生的唯一动力时,感到非常失落,甚至还想过自杀。他确实需要重新做出自己的选择,迎接自己内心真正的召唤。

在人生旅途中,你正处在什么位置呢?但丁35岁写出《神曲》。这时的他已走过人生的一半路程。对于他的选择其实他自己并不是很乐观,他写道:“抛弃希望吧!由此进入的诸君们。”

不管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我都建议你不要放弃希望。人生的任何阶段,我们都要问一问“我是谁?”“我要去哪里?”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我们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为我们带来更深层的意义和更大的成就感。公司总在寻找那些工作认真、有能力、有学习欲的人才。在本书中你会发现,你所喜欢的工作会给你一个获得更高报酬的机会,不管这个机会是建立在项目基础上还是通过合同方式的,它都可以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工作,也许这一工作过去从来没有人做过。

改变职业任何时候都不晚

如果我们把能做的事全做了,连我们自己都会感到震惊。

——托马斯·爱迪生

我经常从史努比连环画中得到一些启示。在一个片段中,露西大叫道:“孩子,我要发火了!”

她的弟弟莱纳斯很快去帮他的姐姐,说:“也许我能帮上忙,你来看电视吧,我去给你弄点吃的,有时候吃东西会让我们心情变好。”然后莱纳斯就去拿了一块三明治、一些巧克力饼干和牛奶给她。

“还要我拿点什么呢?”他问道,“还有什么我没有想到呢?”

“是的,还有一样你没有想到,”露西回答,然后对莱纳斯吼道,“我不想感觉这么好!”

露西这样性格的人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不欢迎变革,即使是最悲惨的工作,只要不需要变化,也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虽然有些东西我们是不能改变的,比如说我们的国籍、父母,或我们现在的身体状况,但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没有人想要一份没有希望的工作,况且如今的选择太多了。不管你是一名水管工、流水线工人、医生,还是一名教师,改变职业从来都不晚,你现在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设计自己更好的职业生涯。现在有足够的机会让你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你真的做不了这个吗?

你肯定听说过,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位母亲把压在她孩子身上的冰箱给搬走了;你肯定也听说过,在加拿大,有两个邻居搬起了压在一位27岁修理工身上的庞蒂克汽车[ Pontiac Grand Prix,该车车型比较重。——译者注

]的故事。这种大力士或超越极限力量的故事屡见不鲜。但这里有一个例外。1977年,在佛罗里达州首府塔拉哈西,劳拉·舒尔茨挪开了压在她孙子手背上的别克车。那时她已经63岁了,此前从来没有举起超过50磅的东西。最初她拒绝谈论这件事。你知道为什么吗?

《巅峰表现》(Peak Performance)的作者查尔斯·加菲尔德(Charles Garfield)采访过她,舒尔茨说:“我认为我做不到的时候我做到了,那么对我的余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是不是已经浪费了我的这个能力呢?”

你能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多么大的目标啊!这个目标可以彻底改变你的一生。不要为自己的目标设置任何主观限制。一旦你实现了目标,问问你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目标。它超出我的需求和欲望了吗?当你把这些“为什么”都弄明白的时候,你将会找出“怎么办”的方法。你不需要学位、专业培训,也不需要在你的孙子被压住的时候,去研究如何举起一辆汽车。

当然,有些工作还是需要训练的。如果体重110磅的你想到国家橄榄球大联盟打球,可能就需要修正一下你的目标。你可以考虑先当一个运动理疗师或教练。关键是“活到老学到老”。经历这件改变人生观的事情后,舒尔茨决定回学校学习地质学,她拿到学位后到当地一所社区大学教书去了。

在未来三年你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你现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准备了些什么?别等到63岁才发现你真正的能力。不过如果你已经63岁了,现在开始也还不晚。就像作家芭芭拉·谢尔(Barbara Sher)说的那样:“如果你现在还不开始,那真的就晚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给工作赋予了很现实的意义。尽管我们可能认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但我们也通过它们发现了自己的特长所在。这就是为什么失业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自我价值也在消失。一个失去工作的人通常会觉得生命失去意义,就好像在人生旅途上出现了断点。我看到很多人同这样的变化抗争,他们努力不让家人和朋友知道真相。没有工作的人通常是非常脆弱的。请记住内心的召唤不只是针对工作而言,它是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假如你很享受教师工作,那么当你突然失去它的时候,你内心的使命感是不会改变的。你可以寻找能让你更振奋的工作,比如日间托儿中心的管理职位。但请记住,你的关系网、你的健康和个人发展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寻找更有意义的事业的过程中,千万别忽视它们的存在。

我一直鼓励人们要善待两份工作之间的“间歇期”,不要把它看成是“脱轨”、“闲置”或“失业”的状态。我希望人们把这个空隙看成是给自己充电的好时机。

问问自己

在工作的间歇期我在干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