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每天过得都非常充实吗?(1)

快乐工作的方法 作者:(美)丹·米勒


⊙当人们在周一早上看到我的时候,他们能一眼就看出我真正的才能吗?

⊙他们能看出我正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吗?

⊙我每天的活动能满足内心的“召唤”吗?

别被工作牵走太快,灵魂有点赶不上了

当你的事业和内心期望不一致的时候,事业将不会长久。

——列奥纳多·达·芬奇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内心“召唤”,当然我不是说那些极少数的牧师、神父或者僧侣们所说的召唤。但当我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实现梦想、释放激情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这种召唤就能得到满足。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份工作,但只有那些拥有才智(才智的层次高于教育水平和智商)的人才能经历“召唤感”。

我们从事能满足内心“召唤”的工作,决不只是为了报酬。当满足了合适的报酬后,你又会想要迈向更高的目标。枯燥乏味的工作很难满足你内心的“召唤”。每天都有数百万人做着他们厌烦的工作,然后带着一身疲惫极其空虚地回家。这些人的借口是:要负责任。可是对于脱离了意义、乐趣和目标的人生,又有什么负责的必要呢?

卡罗尔是洛杉矶的一名媒介主管,她46岁就登上了事业的顶峰,住着世界级的豪华公寓,还有一幢用于休闲和放松的海滨别墅。她已经是全国前1%的富豪,但仍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由于工作繁忙,她甚至一年都没去过她的海滨别墅,也没能和亲人好好聚一聚。而那种要时刻保持年轻和魅力的压力也让她活得很累。周一的早上对她来说就像梦魇,因为那时候工作任务会潮水般地涌来,而且都是短期内必须完成的,没有什么长远意义。在仔细审视当下的工作状态后,卡罗尔将她人生的一个目标调整为:在寻找快乐的道路上,多点微笑。

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南美某个部落的,他们在连续不断地前进数日之后,突然停下来,就地安营扎寨,休息数日。当人们问他们为什么不继续走的时候,他们回答说:“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有点赶不上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我担心很多人不能很好地安排工作和休息。一个人只呼气不吸气的话,绝对活不下去。同理,不休息一直忙碌下去,也会错过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总是满怀自豪地说:“我很忙。”好像每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是很光荣的事情。我们总是说服自己越忙碌才越有成就感,才越发显出自己的重要性。但真是这样吗?更忙碌真的意味着更有成就感吗?远离亲朋,错过日升月落的美景,不停忙碌,没有时间放松,这就是成功的标志吗?

我的生活是不是太狭隘了呢?是不是总是忙于毫无意义的事而没有时间给心灵放个假呢?更多的工作真的意味着更大的成就感吗?忙碌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生活的意义呢?眼下的你是否已经有了开创事业、积累财产以留给后人的长远目标呢?

问问自己

我会不会工作太勤奋了,以致远远丢下了灵魂?我工作是不是只为了报酬,而无法从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呢?

你工作的意义只是买房买车吗?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技能,你可能是一个沟通方面的天才、或者关爱他人的同事、一个果断的决策者、一名天才的销售员。为什么有很多人从事的工作正好是自己的专长,但他们每天还是感到非常沮丧呢?难道拥有杰出的技能还不够吗?答案是“不!”如果你仅仅是运用你的技能,那么你将很难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还需要听从内心的召唤。

把内心的召唤想成一幅画。很多人在探索职业路线的时候,常常忽略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你内心的召唤让你拥有了影响力,让你与众不同。那些响应内心召唤的人,在晚年的时候能不断回味他们曾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影响。

作家斯蒂芬·科维(Stephen Covey)[ 美国管理学大师,著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译者注

]说过,我们都“想要生活,想要爱,想要学习并留下一笔遗产”。如果你真想留下一笔遗产,再也没有比响应内心召唤更好的方式了。这笔遗产有意义、有目标,并能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我们的工作并不是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它是我们主动响应内心召唤的一种表现形式,最终必会留下一笔遗产。精神财富的价值要远远超过物质财富,而且持续时间也会更久。

“召唤”(vocation)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的“vocare”,意思是内心产生一种被赋予使命的感觉。这种感觉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你必须遵从于你的心。

在目前自然灾害频发和不确定事件诸多的世界上,很多人在工作中寻找使命感是不足为奇的。我们渐渐开始领悟,人活在世上并非只是为了买房买车,我们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我们都希望做事情能有影响力,干一番有利于世界进步的高尚事业。现在社会名流和商业精英都开始回馈社会,将来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但我们要做什么?从哪里开始呢?我建议你从最喜欢的事开始做起。什么事能让你满怀激情地去做?请记住,激情这个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我们心中的上帝”。你没有必要教条式地认为激情比玩乐更高尚,它也不过从我们的内心产生,把我们和那些有意义、有目标的事情联系到一起的媒介罢了。

正如作家弗雷德里克·比克纳(Frederick Buechner)所说:“上帝要你去的地方,就是能给你带来快乐并且是世界需要的地方。”问问你自己,现在世界需要什么?我怎样才能用我的技能和智慧来满足这些需求?找到答案前请别停止思考。

你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技术和能力。是的,要想胜任一份工作,你必须拥有一定的技能。但请记住,仅仅拥有技能还不足以使你产生目标感和充实感。

(2)性格倾向。你如何与人交往?你觉得最舒适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你的表达能力和预见能力如何?你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如何?知道性格中的强项,是发觉有意义的适合自己工作的第一步。

(3)价值、梦想和激情。你最喜欢干什么?如果抛开金钱因素,你准备如何生活?你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活动你儿时喜欢,但却被告知那不能成为一项事业?

问问自己

我内心的召唤是什么?

找到一份与自己性格和兴趣相符的工作

如果没有冬天,春天就不会这么美好;如果我们不经历风雨,成功的彩虹也不会如此鲜艳。

——安妮·邓白氏(Anne Bradstreet)美国女诗人。

找到一份能最好的发挥我们的技能、与我们的性格和兴趣相符的工作,看上去很容易,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却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总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好像有点自私,也不能满足物质上的需要。然而,从我的经验看并非如此。那些从事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人,往往会陷入财务危机,而且还过得很不快乐。我有一位医生客户,他非常想加入到人道主义教育的项目中去,但他觉得还是应该继续工作养活家人,所以为了那点收入而放弃了喜欢的事情。要是他从事喜欢的工作,完全可能轻松赚到25万美元,而现在他只能拿着低工资,抱怨着自己的不幸。我的另一个客户,几年来一直有人劝他放弃回报过低的艺术工作。结果他卖掉了画笔和画架,找了一份酒店管理的工作。但在我的鼓励下,他重拾画笔,如今他不仅享受着他的艺术事业,还有着不菲的收入。

我们每周花40~50小时所做的事情,如果并不能让我们享受到过程的快乐,将是很悲惨的。为了改善这种悲惨的境遇,我们把剩下来的零散时间都花在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了。而这除了使你觉得更加沮丧、更加远离自己真正的使命外没有丝毫作用。例如,当你花更多的时间跟亲朋好友待在一起、锻炼或者做家务事,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你没有留下时间给自己和自己的目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痛恨周一的到来了——我们刚摆脱上一个工作周的羁绊,想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可该死的下一个工作周又来了!但你要记住,生活中除了要面对竞争,要按时完成任务,要使股价升值,要领工资之外,还有很多事要我们去做。而这些并不是你工作的真正目的,它们只是你理想的表现形式——帮你找到人生目标,让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梦想的奋斗中去。

在二次大战后有一个关于欧洲贵格会教徒的故事。避难所的难民在接受了这些教徒的帮助后询问他们的信仰时,一些教徒说,能帮助他人就是内心最充实的事情了。一位妇女笑道:“你们应该去宣扬一下你们的事迹。”当然,对于这些贵格会教徒来说,做一些实现自己使命感的事比宣传更重要,他们有一句名言就是:“让你的生活说话。”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活得充实,要让每天的活动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内心的信仰。你现在的工作能对你的生活说些什么呢?如果你不喜欢它所说的,为什么不去思考一下到底应该做什么呢?

你每天的活动说出了你什么样的信仰呢?你最高的价值和信仰能指引你做每件事吗?在工作之外,你是否还有更喜欢或更兴奋的事情?现在美国人有一种趋势,即把工作的生活和“真正”的生活分开。我们因为职责所在所以要工作,但在周末,我们就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们将工作与娱乐对立起来,痛痛快快地玩,忘掉工作上的烦恼。我们对退休充满憧憬,其实就是想尽快忘掉工作,然后投身到娱乐中去。这种对立会消耗掉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态度不会让你过上平衡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我们所看到的对立面其实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中互相矛盾的对立面本质上都是统一的,它们相互协作,每个部分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冬天的黑暗与春天的新生、快乐与绝望、清醒与沉睡,这些其实都是互补的,它们默契地合作,从而让生命有了新的活力。美国天主教教士和作家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曾经说过:“在所有可见的事物内……都隐藏着一个统一。”默顿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对立面其实都相互需要,如果少了哪一方,这个世界就会失去平衡。但在这个非此即彼的世界中,我们通常只图享乐而厌恶工作,其实它们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我们都喜欢光明,憎恶黑暗;喜欢春天的生机,憎恶冬天的凋敝;喜欢快乐,憎恶悲伤;喜欢轻松赚钱、自由享受。但如果我们把工作看成应该逃避的恶魔,认为工作是不充实的、低回报的,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就戴上了有色眼镜,也就失去了完成自身使命的可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