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interview(面试)就是互相看
面试我的是公司两位高管。一位是魔鬼般冷峻的技术专家库玛,另一位是天使般热情的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卡罗斯。如果让我总结的话,可以叫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技术专家库玛是个印度人,很酷,不苟言笑,非常严谨。每次我想玩个幽默的时候都没有得到配合和呼应,好像一个拳头打到了半空中,看看没反馈,就偷偷地收回来。他不但面试我,还陪我吃午饭。公司的餐厅位于一楼,每位就餐的人可以免费得到一小包百事的零食。餐厅的后面是一个小湖,据说周长是二英里。后来,有一次公司搞部门间的拔河比赛,居然就是跨着这个小湖拔,一定要把对方拔到湖水里才罢休。这种热闹,就连词汇表里没有"看热闹"一词的美国人也颇有兴致。可面试那天,我丝毫没有兴致来欣赏这被微风吹皱的波光粼粼的湖面,那是我吃得最压抑的一顿饭。我正埋头小心地摆弄着手里的刀叉,一丝不苟地慢慢咀嚼每一口吃的,生怕我这不娴熟的西餐刀叉技术弄出什么不礼貌的动静的时候,库玛打破了沉默,掏出一支笔,继续了他在面试的时候没有问完的问题:让我在餐巾纸上给他画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黏度曲线。俺的天呀,差点噎死我,这是我大学物理学得最差的一部分。好在是餐巾纸,我大概画了画,画不太清楚,居然侥幸蒙混过关了。前两年美国出了一本书叫《餐巾纸的背面--一张纸+一支笔,画图搞定商业问题》,我居然都没敢去翻过这本书,可想阴影之大,但我是真实版的"餐巾纸背面面试"。
而热情的另一半来自研发副总裁卡罗斯,他是我佐治亚理工大学的校友。我那满是语法错误的信就是寄到了他那里。虽然他那天没有去参加系里的活动,但他知道那个第一名的分量。他个子很高,恐怕有将近两米,但一点都不让我感觉有压力,他的笑容好亲切,把我从库玛那里感受到的拘谨通通融化掉了。我给他了一份我的PPT光盘。上面有我的一个自我介绍,一些个人资料,还有我参加全国演讲比赛的录像。他看了看我用心准备的各种材料,很开心,问我:"你来面试觉得紧张吗?"我摇摇头。其实我真的不紧张,根本原因是我当时并不知道他的官到底是多大,后来我才知道他负责美国以外所有的食品研发,级别上比我高十级。
卡罗斯只是大概问了问我今后的打算,为什么希望来百事工作。我前一天刚刚查了公司的口号:Food for the fun of it!(食品,要的就是乐趣!)张嘴就回答道:"我从小就喜欢吃零食,所以我觉得这份工作会让我开心死的。Work for the fun of it!(工作,要的就是乐趣!)"估计这句话给我加分不少,其实这也是我在百事工作的几年里最经常鼓励自己的话。面试的结尾,他问我有什么问题问他。我早就准备好了问题,问道:"卡罗斯,作为一个研发高级副总裁,您眼里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脑子里预先期待的答案是"创新",因为他负责研发嘛。这是我给卡罗斯下的套,然后我好顺杆爬,说我就善于创新!但他并没有跳进我设好的陷阱,而是告诉我:"在我眼里,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所有工厂每天做出来的同一件产品是一样的优质。如果你是在饭馆当大厨,保持品质一模一样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作为一个全球的食品公司,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我们要让中国的薯片吃上去和美国的一样香脆,美国全国的各个工厂出产的产品吃起来也一样香脆。这件事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个答案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当时没有太懂,但后来的健康油项目终于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只是为了确认新油没有影响薯片的口味和质量。有时候,没有区别才是最好的结果,这是我在百事上的第一课。百事的面试是我第一次正规的面试。我一直以为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做的,但后来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幸运。
我也听过一些朋友说起他们在国内面试的经历,包括一些比百事规模还大的国际大公司。但比起百事总部给我的感觉,他们就可怜得多。不但不是礼遇,甚至是"冷遇"。拿我一个海归朋友的两个例子来说吧。他面试的第一家公司在上海,从北京飞过去,自己垫飞机票钱。中午到了上海,没管饭,自己去楼下花八块钱吃的鱼丸。然后,只面试了一个钟头,连杯水都没给喝,连这个公司最著名的茶产品都没给端,就送客了。那天他飞机晚点,夜里一点才到北京。一天没吃没喝,但还记得礼貌性地给面试的人发了个短信:"谢谢您的时间。我昨天很不幸,飞机晚点夜里一点才到。希望有进一步的消息通知我。"几天过去,没有任何回音,打发猎头去问,人家回复说他那天有一个问题没回答好,公司拿不准,要求他再飞一趟,和另一个上司面试。后来几经周折,他还是被录取了。但因为面试搞得他很不舒服,他没有接受这份工作,而机票钱是半年以后在几次催促下才给报销的。又过了两个月,他收到对方HR的一封让他哭笑不得的E-mail:您一定对我们非常专业和人性化的面试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请帮我们完成下面的调查。在这份调查的前面几个问题中,他都选的"非常不同意",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这次面试很有挑战性吗?他选了"非常同意",并在说明栏里奋笔疾书:"一天不吃不喝,当天北京上海往返,早上五点出门夜里一点到家,体力上的确非常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