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节:新人就要上得厅堂,下得工厂

不懂项目管理,还敢拼职场 作者:李治


2 新人就要上得厅堂,下得工厂

虽然在进百事之前,我也在其他的美国公司实习过,但没有一家像百事这样充满活力和热情。我眉飞色舞地跟马克讲述着我在总部培训时的所见所闻。在办公室里,同事们经常站在桌子上,越过高高的格子间挡板,探着脑袋和隔壁的同事边吃零食边讨论技术问题;我们会趁着开会的时候,把薯片拿回格子间,像小松鼠一样地储藏起来,工作累了的时候拿出来"咔嚓嚓"地慢慢放松;忽然蹦出个E-mail说有临近过期的产品可以免费拿的时候,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硕士们也忘了绅士风度,大包小包地抢,不过抢完以后还不忘分赃给周围的朋友。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集体,大家没有把我当外人,在有试验的时候都热情地叫上我一起去。

也许你想不到,我所有的培训资料只是报到第一天的时候,秘书给我的一份组织结构图。秘书告诉我:"这里副总裁级以下的所有人的Outlook上的日历都是分享的。整个公司可以说是靠着这个日历运作的。如果你想和谁开个会,就通过这个日历来发邀请,定时间、定地点,会议室也是通过这个日历来定,你可以看到哪个会议室哪个时间段有空。"她一边说着,一边给我演示着。

"大家基本上都是以半小时为一个单元的,通常不会有太长的会。每次和人家约会的时候,一定要写好主题、地点和议程。"她又指着一沓给我打印的组织结构图,说,"这是机密文件,不要乱放。第一页是各个部门的副总裁,你要和他们定时间的话,就通过秘书来定。后面每一页都是每一个副总裁下面的组织结构图。另外,最后一页我们叫做技术专家组。他们相当于公司内部的技术咨询专家,多花些时间跟他们聊聊,他们会成为你的好老师的。祝你好运!"第二天,我就开始了放羊似的培训。我挨个和每个副总裁的秘书定时间,和副总裁聊半小时,让他给我推荐下面的我需要聊的总监,然后是经理,接着是工程师。就这样,百事食品美国总部研发部门的三百多个人,我在三个月内"被会见"了一百三十个人,平均每天超过两个,包括了所有的副总裁、总监和专家组成员。那个时候,我问了很多傻问题,但就仗着一张厚脸皮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从那些高层身上学到了很多终身受益的大智慧,从中层那里体会到平衡管理和技术的重要性,也从工程师、试验员那里学到第一手的经验教训!比如,试验工厂里做计划的工程师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她会告诉我,试验厂里这一周哪天的试验安排得最多,我就一大早开车过去,跟着不同的工程师、不同的项目组学习不同的产品线,一待就是一整天。我最喜欢从生产线上收集各种歪瓜裂枣似的残次品,一张张照相,然后问工程师们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细心地做记录。我经常开玩笑说: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从失败中学习,而代价最小的学习方法是从别人的失败里学习。虽然大家听了都会扁我两句,但还是觉得这个小丫头傻得可爱。是他们一次次的尝试,让我受益匪浅;是他们一次次的失败,让我快速成长。就这样,三个月我了解了美国百事食品所有产品的流程和控制要素。几年后,当我成为被别人学习的对象时,我从来不会遮遮掩掩那些愚蠢的失败,因为我知道,分享这些失败不单会让自己印象更加深刻,也会让别人少走弯路。

说实话,工厂的环境我也不喜欢,噪声、粉尘,每次从工厂回家后都要洗半小时的澡,才能安抚我酸痛的脚和嗡嗡叫的大脑,但看到那些像变魔术的机器,把玉米豆豆变成好吃的玉米片,把土豆变成松脆的薯片时,我总是欣喜若狂,要看个究竟。我最喜欢的就是站在生产线的末端,看着刚出锅的好吃的向我涌来,然后抓一片最完美的放进嘴里。告诉你,刚出锅的比超市买来的好吃一百倍!想想小时候,跟妈妈要个零食吃多费劲,现在简直是梦想成真!就是这些小小的满足,让我喜欢上了很多职场新人最最厌恶的工厂。也许不单是做研发,做什么工作,第一线最基层的第一手经验都是最最宝贵的。虽然很苦很累、很不体面、很不小资,但那里却是让年轻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