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礼仪论(5)

所以,北大兄妹 作者:萧百佑


一次开车回去的路上。萧尧问我:“爸爸,为什么每次你和叔叔们吃饭,都必须要求我们一定要听呢?”

“用餐时有用餐时的规矩。叔叔们都是你的长辈,他们都在说着话,你们在餐桌上笑闹着,声音几乎要盖过叔叔们谈话的声音,这成何体统?爸爸问你,如果你和妹妹们在聊天,爸爸和妈妈大声说话,干扰你们之间的交流,你心里是否会不舒服呢?何况他们还是长辈!”

萧尧半天没有说话。

我半开玩笑地说:“好好听爸爸和叔叔的谈话,你们会学到很多道理。再这样不懂规矩,第一次咳嗽提醒,第二次眼神提醒,这两个步骤做完了,你们还不改,就别怪爸爸‘棍下无情’了!”

“爸爸,我们知道了,我们改!”一听到“棍下”两字,几个孩子都抢着说了起来。我的心中则暗自发笑。

渐渐的,孩子们明白了与客人同桌吃饭的规矩,也发现了与客人间的谈话有许多益处,不仅不再私下聊天,还常常主动地给客人添茶敬酒,成了父亲待客的好帮手。

我不仅教给孩子们在饭席间待客之道,还教会孩子们如何在家中迎接和接待客人。每当家中有客人到访,我便会让孩子一同在门口迎接,为客人倒水沏茶,同时让萧尧帮着自己一起给客人做饭。在一次中秋家族团圆聚会之际,饱受称赞的一道菜便是儿子萧尧的“剁椒鱼头”。儿子抢了自己风头,让我又可气又自豪。

如今,即使我和妻子不在家,我也可以放心地将接待客人一事交给儿女去做,只需告诉萧尧来客的数量和性别年龄,萧尧便能根据实际情况亲自操持出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接待客人时礼貌且落落大方,并能为客人安排好房间住宿,时刻留意客人的情况和需要。每当客人离开时,对着四个“90后”的孩子无一不交口称赞。对于我来说,这便是我教育孩子们待客之礼最大的成功。尽管我的孩子们一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几乎没出过家门,但是他们并未与社会脱节。并未与社交礼仪脱节,在秉承礼仪方面,他们是我最大的骄傲。

对孩子进行“宫廷式”礼仪训练

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是一个注重细节且有规划性的人。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我就为孩子们制定了严格的礼仪训练计划。这个计划不仅仅是“尊重长辈”、“尊敬师长”、“待客之礼”这三个大方面,而是精确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事实上,我已把自己的家都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礼仪之邦”。

从孩子们刚开始学走路开始,我便对他们走路的仪态、姿势有着严格的要求。大丈夫行得正、坐得直,走路弯腰驼背可不行。坐的时候跷二郎腿、歪七扭八可不行,必须抬头挺胸收腹、保持匀速行进,必要时让他们头顶书本训练。坐在书桌前做功课的时候,也要保持背部挺直,视线和桌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如果做得不好,哪里没做到,就打哪里。这套训练,在古代可以拿来训练宫廷里的“贵族”,在现代可以拿来训练模特。我全用上了,即使在我训斥孩子甚至用藤条体罚孩子的时候,也要求每个孩子都站得直直的。我坚信仪态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和态度。

孩子们常常也会抗议:“爸爸,这样太累了,我们有时候也想懒散放松一下!”

每当他们抗议时,我就这样告诉他们:“古代每一个皇太子,都是有严格的仪态训练的,不仅是要他们有龙威,也是为了培养他们做事的正直态度。皇太子天未亮便起床研习功课,吃饭、行事都有严格的规矩,有规矩方可成方圆、方能成大事。每个皇太子的规矩,都是用戒尺打出来的。且不说皇太子,即使是古代的大户公子、大家闺秀,哪一个不是堂堂仪表、仪态优雅?累就累点,习惯了就好了。”我要我的孩子都成为大户公子、大家闺秀,对孩子的仪态训练,便是实现这愿望的第一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