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案例】
下面是“985”院校的一名学生发的一篇帖子。
我发这篇帖子并不是为了抱怨、诉苦或者炫耀(估计我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资本了),而只是想写出我读大学以来面临的和正在面临的问题,希望大家给点意见,至少给点鼓励也好,因为我现在确实很累了。
概括讲一下我以前的经历。我来自河北农村,初中、高中就读的都是重点学校。高考的时候,本来选择读省内重点大学的重点专业,但是家里人说这所学校不是“985”,也不是“211”,没有发展前途,虽然我对“985”、“211”没有什么概念,但大家都这么说,应该不会错,于是我就报了我现在读的这所学校。学校还可以,但很不幸,我学的是一个冷门专业,我的大学是靠助学贷款读完的,现在欠中行2万元的债。
我很珍惜大学生活,做了几年的班长,也做了很多兼职,经常去泡图书馆,我的读书笔记有十多本,不过专业成绩不好,本科毕业就去工作了。靠着大学里的积累,在校园招聘会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但这份工作只做了6个月,原因是我的特长和我所在的岗位实在不相匹配,而且工资低得可怜!
我辞职后在北京找了一个月的工作,没有结果,就回家过年了,这个年过得很不舒服。正月初五离开家只身闯北京,离开家的前夜一晚没有睡,那种感觉不知道多少人能够体会……
然后,开始了我漫长的求职过程,一直到3月底才有了结果。在这期间,我一个人在北京像游魂一样游荡了3个多月,其间经历的酸甜苦辣无法言表!
那份工作也就是现在我做的工作,小型的外企,无论专业知识还是英语能力,都有很大的学习空间,只是待遇只有1700元/月。不过提供住宿和工作餐,另外就是工作性质不太好,很脏,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抱着一种观念,就是社会新人需要受些磨难,需要从基层做起,我接受了这份工作。一干就是一年,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要工作9小时。
直到现在,重点大学本科毕业21个月后,在北京每月1700元,还要每月还银行的贷款,没有女朋友,没有娱乐。
我也考虑过换工作,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我不想扔掉这么长时间的积累重新开始,这很不明智。但是在行业内找的话,换公司而不换职位,待遇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换职位不换行业的话,似乎找不到什么好的机会。
【案例解析】
近日,学者廉思再推新作《蚁族Ⅱ——谁的时代》。根据他的调查,毕业于重点院校的“蚁族”,由2009年的108%上升到了2010年的289%。
对“蚁族”,人们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他们一般毕业于不太好的学校或专业,因为就业困难,所以才无奈选择蚁居。然而,越来越多的重点院校毕业生成了蚁族,这让人颇感意外。
对这种现象要具体分析,毕竟毕业于哪所学校并不是最重要的,北大学生也有去“陪聊”的,清华毕业生也有去干搬运工的,好学校毕业的不一定好就业。
很多家长和学生,特别是分数较高的考生,非重点院校不上,非“211”、“985”不上,毋庸赘言,大部分“985”院校的办学质量还是比较高的,但这个“办学质量”也是相对而言,不是所有名校的所有专业都好。
案例中的学生虽然也是名校毕业,但是这对他的工作帮助并不大,因为企业招聘人才的目的很简单——赚钱。如果你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不能给企业创造财富的话,你毕业于哪一所大学,你是什么学历,对企业来说都是不重要的。
【专家建议】
什么是“985”?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将国内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只要上了 “985”一切都不用愁了。毕竟人家是名牌大学,名牌大学就像名牌商品一样,在考生当中尽人皆知,在用人单位也有口皆碑,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种想法也不无道理,“985”院校一般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较高,学习氛围浓厚,但也有本来一般的院校被并入重点院校,于是摇身一变成了“985”院校,但是其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所以家长和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分辨清楚。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985”都好,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性质,国家在评选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一些边远地区的院校,无论国家怎样加大投资给予扶持,其办学水平也难以和发达地区的一般院校相提并论。
一些“985”的劣势专业和薄弱学校,远远比不上非“名牌”院校的强势专业。所以,家长和考生不要把目光盯在院校的头衔上。
“985”高校名单
一期名单(34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二期名单(4所)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