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引言(3)

重返小王国 作者:(美)迈克尔·莫里茨


乔布斯把一只白色的破塑料袋拖到桌边,袋子垂在他的膝盖上,然后用成竹在胸的口气说:“大家想不想看一样好东西?”袋口露出一个样子好似大开本记事簿的东西。打开毛毡包裹的外壳,原来是一台电脑样机。它的显示屏占一半,键盘占一半。“这是我的梦想,”乔布斯说,“我梦想我们在80年代中后期能够生产这样的东西。我们的Mac 1代和 Mac 2代还做不到,到Mac 3代就可以做到了。它会成为Mac系列电脑的极品。”

德比·科尔曼(Debi Coleman)是麦金塔部门的财务总管,她对往事比前景兴趣更浓,像孩子想听一个熟悉的睡前故事一般,她催促乔布斯给新员工讲一讲,他怎么把奥斯本电脑公司( Osborne Computers)的老板噎得哑口无言(奥斯本的笔记本电脑一度侵蚀了苹果的销售)。“给我们讲讲你跟亚当·奥斯本(Adam Osborne)是怎么说的”她提议道。乔布斯不情愿地耸了耸肩,等到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才开口讲起了事情的原委。“亚当·奥斯本一直跟苹果过不去。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探,问我们什么时候推出丽萨。然后又拿Mac开涮。‘这款Mac我们久仰大名,怎么还不见它的影子?它到底是真是假?’他实在把我惹烦了,我就对他说:‘亚当,Mac实在是一款好电脑,即便它把你的电脑公司挤垮,你也想跑出去给你的孩子们买一台。’”

一群人一会儿在室内开会,一会儿走到户外,在被阳光晒得暖烘烘的草地上讨论问题。几个人在纸箱子里翻来找去,他们身穿 T恤衫,胸前印有硕大的公司名,字体轻快飞扬。这次休整似乎兼有忏悔和群体心理治疗的特点,欢声笑语中略感紧张压抑。不过,出席过前几次例会的老前辈说,这一次的气氛还算轻松低调的。几名编程员嘀咕说,他们倒宁愿留在库珀蒂诺继续上班。现在呢,却只能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听小组其他成员汇报工作。

有几个人百无聊赖,吃几口果盘里的水果和零食,把饮料罐捏扁。黑头发、长着酒窝的营销人员迈克尔·默里(Michael Murray)戴着反光墨镜,哗啦哗啦地翻着行业报表,给大家播放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的幻灯片。他请大家想一想,一边是IBM、施乐(Xerox)和惠普(Hewlett-Packard)等同行制造的较为昂贵的办公电脑,一边是雅达利、得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和 Commodore生产的价格低廉的家用电脑,Mac夹在中间该怎么推出。“我们有一款产品本该卖5000美元,但我们有个奇招,可以把它卖到低于2 000美元。我们要重新定义全体电脑用户的预期。”有人问,Mac的销售会对苹果的办公电脑丽萨有何影响。丽萨是较为复杂高端的电脑,当初的市场理念就跟现在的Mac一样。

“问题就在这里,”默里承认说,“我们可以说,丽萨作为练手产品对苹果很有好处。我们可以把原因归结为经验不足,卖掉几十台就行了。”

“丽萨要非常棒,非常成功,”乔布斯坚定地插了一句,“它要在头 6个月卖掉12 000台,头一年卖掉50 000台。”

营销人员说起各种花样翻新的促销手段。他们说,把几百台Mac卖给或者捐给声誉良好的大学院校非常重要。

“为什么不把Mac卖给秘书?”乔安娜·霍夫曼(Joanna Hoffman)说。她是个神态快活的女人,带一点儿外国口音。

“我们不希望企业觉得这款电脑是文字处理机。”默里反驳道。

“这个问题好解决,”霍夫曼回答道,“我们可以对秘书说:‘这是你成长为地区合伙人的好机会。’”

大家讨论怎么提高海外市场的销售。“我们的高科技可以吸引日本人,”霍夫曼指出,“我们在这儿,他们想成功根本没戏;他们在那儿,我们要在他们那儿成功。”

“我们在日本做得很好,近期才略有下滑,”比尔·费尔南德斯(Bill Fernandez)、一名瘦得像麻秆的研究员用尖细的声音磕磕巴巴地说。

克里斯·埃斯皮诺萨(Chris Espinosa)是负责编写电脑操作说明书的团队经理,他穿着拖鞋在人群前面晃来晃去。他刚满21岁。他翻开红色的小本子写了几个字,大声说道:“你们误了一次盛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