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认识彼此的原貌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作者:麦基卓


经营一份关系就好比照料一座花园,一旦我们不再彼此物化,让关系变得人性化时,双方就会愿意分享,愿意呈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并各自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在这种氛围中,两人都能得到成长。

物化的自我人的早期经验大多是物化(objectification)的经验,婴儿只有通过别人的照顾才能存活,需要有人为他们准备食物、清洗、保暖。我们认为人在出生时还没有自我,只拥有产生自我的潜力,所以早期经验会把别人当成不具人格的物体,就像小孩对父母一样,并不是人对人的平等经验。在最初的生命经验中,这种态度是必要的,因为初生婴儿只需要供应者和保护者,就此而言,父母可说是最理想的角色。父母受到某种原始的驱力推动而生养儿女,兴味盎然地回应这项任务(这种驱力写在基因密码中,由复杂的内分泌和生化系统调节),父母和小孩都不知道对方的原貌,在早期阶段也不需要知道。这是一种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物化关系,对人类种族的延续非常重要,但这种关系里的双方都看不见物体背后的真实人物。

这种状况有一套复杂的变数在运作,以确保小孩成长时的安全和健康,那时的小孩还没有真我(self)。角色、期待、理所当然的感觉、义务、道德和禁忌、内疚和骄傲,都是这种物化经验的一部分。随着意识不断成长,小孩最终长出真我,而有潜力逐渐成熟,发展成完整的人。在这之后,才有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幸的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情形很少发生!

有些人认为真我在一开始就存在,是"预先建构好,会突然出现的实体"1。客体关系理论家抱持相反的论调,认为大约三周岁时才会出现真我,在这之前的小孩大多活在物化的世界。这种分歧的看法引发一套心理学理论,就是伯曼(MorrisBerman)所说的"阴暗领域"(murkyterritory),伯曼认为这种争辩是"无法以科学验证的"。婴儿确实没有能力体认周遭人物的兴趣和关注,直到三岁,小孩才能遵守规则,但还不熟悉别人的感受和经验。我们比较相信客体关系理论家的看法,认为真我在出生时只是一种可能性,与其他人互动时才开始发展。

大部分小孩的养育过程是训练,而不是鼓励个人发展。他们被教导要有合宜的行为,学习可以依赖什么人、如何区分对错,了解感激和内疚的意义。但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成为一个人,他们尽可能凡事做到最好,有好的成就,努力扮演社会认可的角色(成为好孩子,后来则是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好公民、好商人),这些努力大多很有用,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如果功成名就的话,人生就更有意义了。可是,即使如此,许多人到头来却觉得缺乏满足感,开始怀疑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这才发现他们没有把自己看成一个人,他们认识的只是自己的角色:物化的自我!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形呢?

发展自我成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件物,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镜像(mirroring)和界限(boundaries)的练习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物化的孩童被照顾时,会用探索的眼光看入照顾者的眼睛,从其中回映的讯息,得知自己是什么人。由于大多数父母把小孩视为拥有的物体和需要训练的对象,于是回映给小孩相同的讯息。大部分父母都成为扭曲的镜子,把小孩看成比原貌更重要(凸透镜)或更不重要(凹透镜)的人,很少如实看见子女其实是什么样的人(平面镜)。于是,大部分的小孩通过角色来发展自我概念,以父母的方式看待自己。这种亲子关系主要是物对物的关系,而不是人对人的关系。要成为一个人,关系中的双方就必须为对方提供平面镜。由于小孩面对父母的形象时,没有提供平面镜像的经验或能力,所以这个过程必须由父母开始。如果父母本身也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到,就要从同侪身上学习。这是亲密关系的主要功能之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