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先自度而后度众生

禅说庄子(二) 作者:冯学成


颜渊跟着孔夫子学圣贤之道,看到卫国的国君胡作非为,"民其无如矣",老百姓都没有办法,没有可归之处了,所以就对孔夫子说:"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你老人家不是经常教导我们吗,一个国家如果治理得很好,你就没有必要再待在那儿了,你应该到乱国去,到那些没把国家治理好的地方去效力!高明的医生,面前永远是病人多多。我愿意根据老师给我们讲的这些道理,到卫国去,帮助它解决政治问题。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可以把卫国的这些麻烦给解决了。

颜回的这个发心肯定是很好的,儒家的观念里,一个有理想的人,就是要去治国平天下嘛。然而,孔夫子这里却反对他去。为什么反对他去呢?按理说,颜回既然是按照他的教诲来办的,他不应该反对呀!我们再来看孔夫子的回答。

"嘻!若殆往而刑耳!"就你啊?嘿嘿,你要是到卫国去,谨防挨上一刀!不但帮不了卫国的忙,反而搭上自己的性命!为什么呢?"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注意了!这个是一个大原则。孔夫子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单列出来看。"道不欲杂",在道家学说里面,我们知道它有一个宗旨,就是抱元守一。道术忌杂,我们学、我们修、我们为人处事,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我们在任何时候,只能做一件事情,不可能此时你在北京,同时你又在上海。所以道术忌杂是我们用心、做事的一个根本原则。

有的人是艺多人胆大。艺多了,你未必能精。你要专精,就必须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投入。很多人像猴子掰玉米,今天干这样,明天干那样,结果一件事都料理不好。这就犯了道术太杂的毛病。所以庄子的这一句,就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为人做事,一定要抱元守一,不要去多想多为。

"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个道理中间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你一杂了就多,多了当然会扰,干扰你的心智,干扰你的判断。当你事情多了以后,你东边也在救火,西边也在救火,东边去踩,西边去压。如果超出你能力的范围,超出你的可控距离了,那么你心里面自然就会担忧、发愁。"忧而不救",当你从事上的麻烦变成心里的麻烦以后,谁又来救你呢?事情没干好,就是自己没有把自己料理好。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这里,孔夫子开始谈"至人",谈在道上有所得的人是怎样来处理这些事。至人是"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先要以道成就自己,让自己得道解脱,然后再去成就他人,按佛家来说,就是先自度而后度众生。

这又是一个根本的原则。就像带兵打仗一样,总是先要保存自己,然后再求消灭敌人。不先保存自己,自己牺牲了,就谈不上消灭敌人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原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考虑到的。在日常的修为当中,一定要先以道来成就自己,有了这个本钱,你才能够"存诸人",才有资格去帮助别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如果自己还没有本事,没有本钱,在道上没有什么心得体会,那么哪有资格到"暴人之所",去伺候这个暴君呢?用成都的丑话来说,就是自己屁股流鲜血,却给他人医痔疮。这简直就是笑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