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普天之下有两条大戒

禅说庄子(二) 作者:冯学成


庄子的笔法确实很妙。他通过叶公子高使齐,把他认为人世间的麻烦通过孔子的开导说了出来,又让孔子顺着这个语脉继续讲。

孔夫子见叶公子高遇到了如此为难之事,于是便开导他说:"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孔夫子这里说,普天之下有两条大戒,一个叫做"命",一个叫做"义"。那么,什么叫"大戒"呢?就是大的根本性原则。这个原则放在我们现在,也是跑不脱的,同样还是要遵循这两条准则和规范。什么是"命"?什么是"义"?我经常都在说,儒家讲社会性,社会性就是"义";道家讲自然性,自然性就是"命"。作为一个人来说,这个"命",到后来还是自然性与社会性合到一起了。不过在这里,这个"命"还是讲的自然性。这里的"命",就是人的自然决定的;"义",则是人的社会规范性。

"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就拿我们自己打比方,我们对自己的家族成员,父母妻子儿女,每个人都会有亲情,这是自然之性,是谁也放不下的,这就是"命"。"不可解于心",就是放不下,老是放在心里面。而作为一个臣子侍奉君主,儒家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为五常。这三纲五常,是社会的原则和准则,也是你走到哪里都逃不脱的准则。尽管现在没有名义上的君了,但是领导遍地都是啊!居委会有领导,街道办事处、派出所也有领导,县上有父母官,市上也有父母官,层层都有领导。在企业里面,老板也是领导,你想要逃,又怎么逃得脱呢?讲民主讲法制,走到哪里都还是有领导,都要遇到领导,这是没得办法的。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当然,这里是庄子以孔夫子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道家通过孔夫子的表达,实际上也承认了这条准则。庄子的思想被人称为避世之学,因为他讨厌这些原则,不愿意被这些原则和规范套住,所以他要遁世,乃至出世。你要遁世、出世可以,但是,只要你还参与这个社会生活,这个所谓的纲常就是原则,你是跑不脱的。

后世儒家就最喜欢《庄子》里的这一句话:"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宋明理学还把这句话大加发挥,当然这是为统治阶级、为皇权服务的。我们这里有喜欢道家的学员,说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一句。我们也很讨厌啊,但这是客观事实!比如在家庭里,如果爹妈经常把我们管着,抱鸡婆一样整天守着,我们就会不安逸,因为做子女的都不愿意父母整天唠唠叨叨的,但是这件事情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那是你的父母,再烦也是没法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