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隐人之过的效果

入世心法 作者:吴稼祥


司马迁在《孔子世家》里,暗示孔子曾经有类似的毛病,并且使他活得很不顺心。他当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然后到周室问礼,遇到老子。

老子对他的事很了解。送给他两句临别赠言:"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这是说孔子不能扬人之善,专爱揭人家疮疤。仅仅有这个毛病,也许问题还不大,如果加上你又有挑毛病的杰出才能,一挑就挑在了点子上,那就有大难临头。

孔子回到鲁国后,一定改了不少老毛病,所以《史记》说他"弟子稍益进焉"。

人是很需要赞扬和鼓励的,特别是在遭受挫折和自信心受打击的时候。美国IBM公司继任总裁小托马斯·沃森年轻时,是一个被各种大学拒之门外的坏学生,很少受到好评。参军后作为副驾驶师随布拉得利将军出使苏联,他和机组人员相处得很糟。

当他谈到下一次飞行时,机组人员说:"别算上我们。我们宁愿执行战斗任务,也不想再和你飞下一趟。"

小沃森承认,这对他是一次沉重打击,心情沮丧。过了几天,布拉得利将军把他叫到自己房间里,对他说,"下一次飞行,我要你当机长。你工作努力,学会了不少东西,我很高兴。你完全胜任。"

小沃森当时的感觉是:"即使给我一百万美元,我也不会感到更高兴。"他懂得了赞扬的价值,也同样去鼓励机组人员,关系渐渐融洽,都同意留下来下次同飞。他发现,赞扬很容易使他们兴高采烈。他感到,"给一点赏识,拍几下后背",这句格言的确有效。

与扬人之善相辅相成的是隐人之过。隐人之过,不是文过饰非,而是替人遮掩天生缺陷、偶尔的过失和在同样条件下你也会犯的错误。

阿拉伯谚语说,和一个瘸子一道上街,你也要跛着脚走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楚庄王是个传奇人物,是楚国的中兴之主。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不少。其中一个绝缨会的故事,很有教益。

有一次,他大宴群臣,这是他平定内乱之后的庆功宴。君臣痛饮,忘了时辰。日已落而兴未尽,庄王命秉烛夜饮,并让他最宠爱的许姬出来为大家敬酒。

突然,一阵风吹灭了堂烛,也吹出了庄王的风度。席上一人正值酒酣耳热之际,烛火灭时,美人恰巧就在自己身旁,香泽微闻,心头一阵迷乱。趁黑灯瞎火,握住许姬柔嫩的手,又扯住她单薄的衣。

许姬弄断了被扯住的衣袖,顺手揪下了那人的帽缨,急步走到庄王面前,说如此这般,要庄王赶紧点烛,抓住那个帽上无缨的小子。

庄王急命掌灯人,"且慢点烛!咱们刚才喝得太斯文,来来来,趁黑再干一杯,大家摘帽绝缨,喝个痛快。"

调戏许姬的人被遮掩过去了,也没有扫群臣的兴致。后来在一次激战中,有一员虎将冲锋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比英勇,为那场战斗的胜利立了头功。这位将军名叫唐狡。庄王要厚赏他,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怎么敢讨赏呢!那次绝缨会上牵美人的罪犯就是我。蒙大王不杀之恩,今日才舍命相报。"

这就是隐人之过的效果。

扬人之善和隐人之过,都需要有很大的气度。喜人过的鬼魅和闻人一善如割三刀的小人,是很难做到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