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什么是韬光养晦

中国如何影响世界 作者:张剑荆


在评论围绕“韬光养晦”的不同观点时,最大的困难首先是语词的含义。韬光养晦究竟是什么意思?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提出这个政策时,说了很多话,为什么只把这四个字抽出来视作一项战略或政策呢?

“韬光养晦”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谋略。它像其他东方智慧箴言一样,可以意会,很难言传。把这种智慧,翻译成其他语言,更是困难,几乎没有办法准确表达。在一次中国外交官的聚会上,大家绞尽脑汁想把韬光养晦转换成英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翻译成“掩饰真实动机”或“计谋”,但也觉得不妥。

韬光养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就是一种生存策略或谋略,韬晦总是与计谋联系在一起。历史上这方面的典故很多。大体上可以这样定义韬光养晦:掩饰动机和实力,忍辱负重,理性计算,图谋崛起。韬光养晦的核心实际上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忍”,“心”的上面一把“刀”,既描述了处境的危险,又描述了内在的坚持和信念的坚定。孔子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国历史上,充斥着这种通过忍耐、等待、受辱然后成功战胜敌人的故事。

这项计谋的哲学根源,应当在道家智慧中。道家深入地研究了形势转换之道,柔弱刚强相互转化。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而能把握其中道理并善于运筹的人,可以“为帝王师”。而弱者、柔者,最终胜过刚者、强者,就在于前者懂得韬晦之计。《太公兵法》讲道:“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存之以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南怀瑾先生在解释这几句话时说:“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此用柔也。”意思是说,当年周文王已经占据了天下的2/3,但是,仍然对商殷称臣,用的就是韬晦之计,至柔也。大家一般都喜欢逞强,而不知守弱的微妙,实际上,守柔可养身,可全生,可保国。但是光有至柔也不行,至柔如果没有刚的配合其间,而只是纯柔纯弱,那也成不了事,也就是柔中要有刚,要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讲的就是胸有大志的人要知道守微之妙。当你处在下风、逆境的时候,不妨学习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一位叫斐子野的人说:“降身辱志,俯眉折脊,忍屈庸曹之下,贵骋群雄之上,韩、黥之志也。”意思是:倒霉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志向降低,乃至身体被人侮辱都可以接受,头都不抬,眉毛挂下来,眼睛不看人,佝着背,到处向人作揖叩头,在一群小混混和恶霸下面,忍受着屈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一天出人头地,一旦出了头,就像在英雄头上跑马一样,任我驰骋。

综上所述,韬光养晦包含着以下几个基本意思:一、身处逆境,力量弱小;二、胸有大志,待机而起;三、掩饰动机,忍耐坚持;四、积蓄力量,理性决策。韬光养晦是集合了形势分析(逆境、弱者)、目标(崛起)和政策(掩饰、忍耐、理性)的统一体。由此可以看出,韬光养晦并不是一项单纯的策略概念,而是结合了战略和政策的发展之道。它首先是争天下、争霸权的“帝王之学”,自然与斗争、杀戮联系在一起,其本身不含有一般的道德约束,为了最高的目标,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所谓“兵者,诡道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此,“高筑墙,广积粮,缓称霸”亦如此。其次,这种智慧也常常用于日常生活中,是遭遇挫折身处逆境的人改变环境阻力图谋崛起的常见策略,就像韩信那样。

作为一项古老的中国式谋略,韬光养晦背后所蕴涵的战略思想,作为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国人处理与世界关系的永恒的哲学原则。在这个意义上,韬光养晦可以说是国家哲学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美德、一种节制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任何负责任、有重大成就的战略家都知道节制、坚忍和刚柔强弱的辩证转化,都善于韬光养晦。这一战略思想是“火凤凰”,具有应时再生的能力。

像邓小平这样伟大的战略家,对于韬晦之道自然是非常熟悉的。无论是作为争霸天下的大战略,还是作为舒缓个人际遇的人生哲学,邓小平对韬晦之计都有十分深刻的体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