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画家何翔(1)

新生日:飞过人间的无常 作者:叶丹阳


何翔是我拍摄的第一位乳癌患者,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教师,39岁患晚期乳癌,2005年6月11日,也就是我们相见后的第六个月,在广州离开人世,享年45岁。

我是通过网络找到何翔的,当地的电视台和媒体曾对她做过很多报道,讲述她在患晚期乳癌后坚持不懈地进行绘画创作,并在单位和丈夫的帮助下成功地举办了自己的画展,网上附有一张短发何翔神采奕奕的照片。

我们沟通的时间长达一年,坚持互发短信或打电话,因为那时还没有时间和经费,无法去广州进行拍摄。在2004年年底,何翔告诉我她刚刚去了一趟马克思那里报到,又被他们赶回来了,我才知道,她的病情不容乐观,我不能继续等下去了,于是我请假自费去了广州。

2004年12月15日,我抱着一捧鲜红的玫瑰走进病房,迎面望见靠窗的床上一位面色枯黄、瘦得只剩下一双大眼睛且难辨性别的病人,不是她,何翔是一个丰满结实的女人!!我下意识地将脸转向靠墙的另一张病床,正在这时,那个枯黄瘦弱的人发言了:"是我。"

我从声音上辨别出她正是我要找的何翔,但那容貌不是,不是我从网上看到的神采奕奕的模样,内心惊愕:"何翔,你太瘦了,我认不出你来了。"

"住院有两个月了,来的时候是抬进来的,肚子很胀,全身浮肿,一查,巨大的肝脏已经弥漫转移,已达到肚脐以下,还有多发的骨转移,颅内有转移。"医生向我介绍了何翔的病情,形势之严峻出乎我的预料。

"我没跟何翔讲,一进医院医生就已经说不行了,给了病危通知单。后来单位里面很多同事朋友都来看她,她自己有察觉,问我医生怎么说,我说医生说没事。按医生的说法,她好像等不了多久了。"

丈夫对何翔隐瞒了真相,但是何翔心里明白一切。死亡对患病近五年的她已经不是新课题,在刚刚被确诊患癌的第一瞬间她早就想过了。

"最早一听到癌症就想到死,想到我能活多久,我是不是就几个月能活了,我当时就这么想,那个时候还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很冷静,我在考虑剩下的几个月怎么过。等他(丈夫)上完课回来跟他一讲,我就受不了,我不知道还能跟他待多久。抱着他大哭一场,哭完压力就释放了,又回到现实中来,我就跟他说,不管活多久,我要和你在一起。"

丈夫何思广是广州暨南大学艺术中心教授,画家,对何翔一直百般呵护极尽宽容,患病后更是体贴备至。对丈夫的依恋之情让何翔特别珍爱他们的美满爱情,通达乐观的她,坦然地接受了患病的现实,不再奢望天长地久,只要活着,爱着,就够了。

亲情和爱情共同支撑着患晚期乳癌多处转移的何翔,而享受活着的每一份幸福是她当下生活的最大追求。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声鸟鸣都是那么贴心贴肺,让这个敏感而脆弱的生命深感震撼,让她调动起全身心的感受力来体味每一份美好中的全部细节,咀嚼生命的万种滋味。所有这一切都让她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对生的感激,而这份无以言表的感激让何翔更加勤奋地握紧手中的画笔,记录下生活中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以及在常人眼中极其平凡而在她的心中却珍贵无比的生活场景。此时,一个深藏在心底未曾示人的梦想在丈夫的帮助下开始酝酿。

2003年11月5日,金羊网-《羊城晚报》消息: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近日举办了一场画展,引来广州美术界关注。画展的作者,并不是名家,也没有屡获大奖的光环,她只是该学院一名普通教师、一名晚期癌症患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