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莉和雅各布正准备他们的结婚典礼,埃米莉的父母提供大笔资金来帮助他们。为了确信一切都安排妥善,她的父母经常打电话来询问情况:准备了些什么开胃小菜?正餐有些什么?桌上可有什么摆设,放些什么花?这种种询问,简直让他们俩觉得,婚礼真是个灾难,因为他们实在是无暇去管那么多细节!于是埃米莉向父母抗议,请他们不要凡事插手。而她的母亲为自己的频频垂询辩护道:"我们是一片好意想要帮你们的忙啊!"
如同本章所提过的同情,帮他人忙这个举动的背后,也蕴藏着双重意义。就一方面而言,它提供他人所需,具有慷慨助人的动机,并表现出的关怀与支援。但就另方面而言,帮助是非对等的,是一个处境优越的人提供援助给另一个较卑微的人。借用贝特森(GregoryBateson)的话来说,我们可以把帮助视为单纯的支援行动。但是有时候,助人的行为却传输了另一层讯息: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态,表现出提供援助者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对接受援助者的态度。换句话说,帮助的表层意义是:"这对你有好处。"但事实上,可能透露出另一层讯息:"我比你更有能力。"就这个角度而言,受益的人反倒是提供援助者。
然而如何分辨这两层意义呢?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将视做法与说法而定。例如在表达同情的时候,说话的方式、声调的高低、伴随的表情与姿势,这一切都足以决定这份同情的真意为何。在言谈沟通中,许多细微的讯号,也能够告诉我们这场互动的真正意义。安抚性的轻拍强化了一种以上对下俯就的姿态;从一个急切关怀的表情,我们可以推知有另一个人正身陷麻烦中;两个人不拘小节的随意一笑,则可推知双方的身份应该是平辈的。
当人们身处的位阶不平等时,帮忙的意义很有可能被视为地位的表现,而不是真心的援助。父母们试着做儿女的朋友,但成功的机会渺茫;上司们试着向下属提供善意的建议,但一旦通过不平等关系的滤镜,这个建议就不再是单纯的善意了。例如,有一位残障机构的领导人物,很同情员工们对于薪水过低的抱怨。在一次聚会中,他关心地表示,他明白大家在经济上的处境,目前的薪水实在难以维持一个家庭的生计。但他告诉他们,除非拥有更高的学历,否则待在这个机构中,他们无法获得更高的待遇。他建议员工们,若想拥有更优厚的收入,不妨到其他地方试试看。对于上司诚恳的建议,员工们毫不领情,他们不认为他的谈话是出自一个工作伙伴真心的关怀,而是一种威胁,他们接收到的讯息是:如果你不喜欢这里,那么请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