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沟通模式

懂得生命 作者:麦基卓


脉络情境(背景)

每次你进入一个新的情境时,都带着一份以过去(包括最近及非常早期)经验建立的脉络情境(context),因此在这个新的情境里,你并非一张白纸,你会根据曾有的经验将新情境染上色彩。例如,假如你今天诸事不顺,心情很烦闷,这时若遇见一位陌生人,你会以一种很烦躁的心理架构去跟他互动。相反的,如果你心情愉快,那么即使遇到困难,你也会以正面的心态去面对。

脉络情境是指当下的情境可以投射于其上的背景或是基质(substrate)。脉络情境就是将上述这种背景或基质对照当下情境的一种观看方式。因此,一个人若能定期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的脉络情境,就能带来帮助。人不该视脉络情境为理所当然,它是会转换与改变的。闭上你的眼睛,省视自己的思想与感受,能让你对自己的背景有些概念与感觉。当你观察自己的思维并注意自己的感受时,你会发现一些似乎很琐碎的体验--反复的思维、莫名所以的模糊情绪。要注意,它们会替你的新情境染上颜色。事实上,脉络情境甚至会帮你从无限的知觉范畴中,选择你会注意到的事物。

知觉(五种感官)

当你张开眼睛观察另外一个人,你就开始吸收有关这个人的种种资料了。如果你不打算与他沟通,而只想留下对这个人的印象,你就会用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观察他,就好像在美术馆欣赏一尊雕像似的。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看、听、闻、尝、触,在短短几秒钟吸收到数百万的信息。虽然大部分是潜意识在运作,但是你确实能如此迅速地吸收那么广泛的信息。有趣的是,这几百万项资料,没有一项具有任何意义--它们纯粹是刺激神经系统的结果,而你的大脑只会以新鲜的感官数据--形状、颜色、质地、气味及声音--来体验。

请注意,这些都只是印象--一缕香气、一些细微的声音、对方脸上的一抹表情。这些知觉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为了更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无意识地在这数百万的数据上做工,进行解释的心理运作,为的是要使这些数据有意义。知觉是感官的,解释则是赋予意义的心理运作。

解释(赋予意义)

观察一个对象时,你会看到他的坐姿、肤色、双手放的位置、服装的颜色及样式、饰物、皮肤的状况、发型等等。由这些印象,你会统合出一个整体的画面,这就是你的解释了。现在,很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解释并非正确无误--它只是根据你的观察所做的最佳猜测。这些解释将通过感官所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变得容易理解。虽然这些解释不正确,但也绝非错误。这只是你了解这些信息的方法。

一个人要常常和别人核对,看看对方是不是同意你的解释。我们不可能同时又对又错,无论如何,我可以跟你印证一下,我对你的看法,是不是跟你对自己的看法相符合。注意,就算对方同意我的看法,也不代表我正确,只代表我们的意见相同;如果你的意见不同,也不是代表我错误,只是我们意见不同。当双方的解释有所不同时,我们并不需要互相赞同,相反的,我们可以对对方的观点感到好奇,故彼此都能有更进一步的学习。这种无所谓对错与好奇的心态,使一个人能敞开心胸继续学习;若是僵化为谁是谁非,就阻止了学习。

我们常常用下面的例句来表达自己的解释:

我解释你是个仁慈的人。

我相信你是诚实的。

我想你很害羞。

我假设这对你是很困难的。

我想象你很不舒服。

我判断你很努力地要沟通。

我推测你在想别的事情。

我幻想你感觉很年轻。

解释是一种涉及思考的心理运作,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把解释与感觉相混淆。"我感觉你……"根本不是描述感觉,而是"我认为你……"的错误表达。

很多人害怕表达自己的解释,因为评断或判断别人一直被看作是负面的行为。其实,判断(解释)只是你把数据合理化的一个方式,为的是要更深刻地认识对方。判断并不见得代表排斥;事实上,判断只是把杂乱的数据加以区分而产生意义而已。种种的感觉都是通过这些解释产生的:你的感官如何解释这些数据,促使你接近还是远离对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