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生存的挣扎

懂得生命 作者:麦基卓


从舒适与不虞饥寒的理想环境--子宫--呱呱落地时,初生婴儿一定经历了相当大的冲击!在温度的极端变化、光线和声音的刺激、喂食的不确定性以及一系列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中,小婴儿身处的环境从安全的子宫转变为充满敌意的环境。原本舒适的平衡状态遭到威胁(或者可以解释成对生存的威胁),婴儿感觉到痛苦或不舒服;除非需求得到满足或是痛苦的来源有了改善,婴儿才会觉得愉悦。当婴儿预期自己的需要会得到满足时,会因为这份确定感而产生舒适感;婴儿开始渴望这种安全感,同时也竭力避免引发不安全感的经验。这些基本的生存需求,导致每个独特的人因应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行为模式。

随着婴儿的成长,后来的行为模式反映出早年的生存机制。如果小时候曾感受过生存遭到威胁,那么长大后,一些轻微的威胁都能引发这个人过度的反应,伴随而来的是过多的焦虑与紧张。

儿童高度地依赖外在环境(场域依赖〔fielddependent〕),起先是为了生存,后来则是为了使自己变得重要。儿童很快就领会到,他们取悦他人,就会有更多令人愉悦的经验发生。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儿童和周围的人相互控制的系统就形成了。

挺身向前与突显自己

在生命过程中,许多人老想着要使自己成就些什么,要成为重要的人,要成就一些重要的事,成为有意义或是榜上有名的大人物。家庭和社会通常都鼓励人们事业要有成,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一个令人景仰又在经济上占优势的人,被认为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然而,许多达到这些目标的人,弄不懂为什么自己会感到空虚,或者觉得生命缺乏意义。他们的不舒服进而超越了因为极力追求理想我、摒弃真实我而累积的自我憎恨。或许他们把存在必要的挺身向前(standforth;杰出的〔outstanding〕)与社会期待的突显自己(standout;有名的〔famous〕)给混淆了。

每个人生来具有自己的潜力,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然而我们却被期望遵照一般大众的标准和方向去发展。当我们有负期待时,就会有人规劝我们(有时轻柔,有时严厉),要我们遵从。我们似乎永远都被期待要成大器、要成功,要突显自己,受人景仰。我们好像被期待要去制造生命的意义,而不是生命本身就有意义。这样发展下去,做事变得比存在更重要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