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外语,华德福教育很重视口语的表达,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口述比识字、写字和阅读更重要。他们每天用大量时间练习朗诵,如儿歌、诗、散文诗等,还特别注意练习绕口令。斯坦纳认为选择儿歌应把声音要素放在首位,声音比内容或意义更重要。据说智障人听故事时,常因为故事中的声音发笑,他们听不懂故事的内容,而正常人是因为听懂故事内容而发笑。成年人对说话内容的注意远超过对声音的关注,而小孩子可能对声音更敏感。绕口令本身没有意义,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陶醉在语言的奇妙声音中。下面是两个英文绕口令:
Shesellssea-shellsonthesea-shore,
Thesea-shellsshesellsaresea-shellI抦sure.
The loudly roaring lorry rolls along the road with its load.
华德福教育的另一个特色是讲故事。有的时候,学生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然后学生分小组复述。他们还很重视戏剧表演,英语课上,我就曾和同学们排演过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中的片段。我还观看过华德福学校五年级学生用德语表演的一个短剧。通过观看演出,家长们也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华德福学校没有考试,戏剧表演相当于考试。
在我的英语课上,老师还做这样的练习:给每个人一个音:t、d、s……然后讲故事,当听到自己的音时就站起来。老师还教我们用嘴呼吸,用喉咙呼吸,用肺部、腹部,最后用腿、脚、全身呼吸,体会用不同的呼吸方式说“Hello”,用嘴呼吸说出的“Hello”短而肤浅,用全身呼吸说出的最深沉,老师说平时我们只用了7%的力量说话。学会用全身呼吸法说话,听者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又会反馈到说话者。
我刚去英国时连“daughter”和“doctor”都会弄错,但从来没有一位外国人批评过我的英语。外国学生对我这位中国人很好奇,他们想了解我,通过我了解中国。他们问我问题,我要立即把心里想的说出来,由于是自己想要表达,学起来就比较快,3个月后一些外国人还惊讶我的进步呢。
有一次上课,我读错了一个英文单词——foreign,老师没有直接纠正我,而是说英文的发音有时真奇怪,这个单词中的“g”竟然不发音。还有一次在厨房工作,一位美国学生告诉我从储藏室拿些土豆,我听成了西红柿,明明是我英语听力不好,可是他发现我弄错后,反倒责怪自己发音不清楚。试想如果我一有语法错误,就被指正,别人是出于好心,但我肯定会丧失说英语的信心。
现在我可以用英语和英国人交谈,却害怕和中国人说英文。因为在国外讲英语时,我很少考虑语法,能让外国人听懂就行,语言本来就是为了交流用的,不能为了语法的正确而牺牲说话。可是和中国人说英语,我就会非常担心语法是否正确。我想中国老师教学生英语时,是否能多鼓励学生用英语说话,只要能听懂就可以,不必过多地强调语法正确。当然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考试的要求是分不开的,但教学改革的趋势是日益强化英语交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