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美与丑、爱与恨

信心铭 作者:冯学成


要得解脱,其基本功还是要回归到见地上。如果见地不明,见地不牢,今天遇到一个大善知识把你说动了,明天又遇到一个活佛,把你说服了,你就总也把持不住自己。这也是命根上的问题。法无多法,十分简单,但最关键、最要命的,还是"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这些也正是我们日常举心动念需要注意到,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人不外乎在七情六欲之中,在喜怒哀乐之中遭遇烦恼。平时,不管我们做什么事,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事归事,本身并不麻烦。真正麻烦的,是我们在这件事上或者与这个人的交往中,产生了喜怒哀乐的情绪。我们的念头或者说我们的烦恼,是在情绪上而不在事情上。就像我们到市场买米,这件事很简单,多少钱一斤买回来就是了。就怕你嫌这个米新鲜那个米陈,这个米便宜四厘,那个米贵了三分,于是买米这件很简单的事,就变成了一件烦心事。对人也是一样,麻烦就麻烦在你对一个人的喜好,就像四祖见牛头禅师时说:"境缘无美丑,美丑起于心。"

万事万法本来是没有情调的。一堆狗屎在那里,它绝对不会说自己臭得很,是你感觉狗屎很臭。我们见到西施赞叹她的美丽,是你觉得西施很美。我们因喜怒之心而生喜怒之情,这种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本来万事万法安住本位,它是自自在在的,只因为我们人有种种情调,便产生了爱憎与顺逆,产生了种种差别,就给我们带来烦恼。同样是炒股,输了一百万,张三想不通,跳楼自杀了;李四想得通,输就输了,东边不亮西边亮,我还可以从头再来。同样一件事,放得下就太平,放不下就倒霉。

所以说,束缚我们、给我们带来麻烦的,并不是人和事本身,而是我们自心在人与事中产生的种种情绪。爱憎也好,顺逆也好,都是由这种情绪带来的。它不属于理性范畴,而是属于情感范畴。它不是第六识,而是第七识上的内容。

所以修行要在第七识上,也就是烦恼识上下功夫,第六识你不用去管它。每个孩子聪明不聪明,读书行不行,这本身是平等无别的。没有哪个孩子特别聪明,也没有哪个孩子特别愚笨。聪明的人内心世界受干扰的因素少,而内心受干扰多的孩子,读书就要迟笨一些。孩子如此,成年人也是如此。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总会受到干扰。我们受到什么样的干扰呢?受名利的干扰,受面子的干扰,还受佛法的干扰,受种种感觉的干扰。有的人某种感觉很好,但这种感觉会害他一辈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