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不是无有疑惑的了知,这是唯物倾向。以前你搜集的是钱、衣物、爱人,现在你想搜集的是爱、喜悦、力量。"看看我所拥有的这些美好的东西!现在我终于可以把这些东西拿给妈妈看,这样她就会看到我的真相而开始爱我,然后我就会快乐了。"你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什么进展。你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模样。
人格的这种追求快乐的倾向,以及贪求本体所带来的最深满足,造成了爱的丧失,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不幸,而它本来就擅长制造不幸。除非这种倾向能消解掉,否则你对待本体的方式跟你对待任何物质将会是完全一样的。你所认同的仍然是人格、贪欲和痛苦。
你心里可能在琢磨到底如何才能得到这解脱人格的了知。"喔,请告诉我它到底是什么!这样我才能得到快乐,摆脱掉我的人格。"你认得出这份倾向吗?显然你对它并不清楚,更别说是无有疑惑的了知了。
观察、聆听、质疑,接纳自己的感觉而不信以为真
你不妨发展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面对你的经验,你可以聆听它,看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事情是什么感觉。你可以体验那甜美的爱,同时观察一下伴随着这份经验而来的其他反应。"我的女朋友似乎对我很光火,但是我仍然爱她,这真是奇怪。通常当她对我生气时我会不能忍受,可是今天我却一点也不介意。我甚至更爱她。因为我完全能了解她为什么生气,她一定觉得自己受伤了。"这时你联想到某个说过你闲话的朋友。你当时对他很生气,而你现在很想知道那股怒气还在不在。
"当我想到他的时候仍然感到十分甜美,这真是奇怪极了,我应该恨他才对的。等一等!不只是对他,几乎对每一个人我都能感觉到一份爱。通常只有在别人对我好的时候,我才会喜欢他,可是现在不管别人对我好不好,我都无所谓了。我对他们都能一视同仁,这真是奇怪。"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爱一向都是有条件的,然而爱并不是这样的。爱与你人格的条件毫无关系。爱就是你的真相。
第二天早上起来,你还是能感觉到那份爱。可是当你想起那个说你闲话的朋友时,心中的反应却是:"那个杂种!他以为他是谁啊?竟敢在我的背后说这种话!"当你的女朋友端上你的早餐时,你发现她做的是炒蛋而不是荷包蛋,于是你脱口而出:"你怎么连我喜欢吃荷包蛋都不记得了?如果连这点小事都记不得,那就表示你并不爱我。"于是你夺门而出。
发生这样的事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如果你昨天才经验到本体之爱,你就会思索:"等一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昨天我还对我的女朋友充满着爱,现在我却恨不得她快点死掉。这真是有趣,不知道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出现了两种选择:你可以对眼前所发生的事保持开放和好奇,然后从本体的角度来观察它。或者你可以从人格的角度来观察它,这意味着你会觉得你曾经拥有过一样美好的东西,而现在你已经失去了它。你可能以为你失去了这份爱,是因为她没有做你爱吃的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