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服饰与西藏传统服装有雷同亦有差异,皇太后阿熙凯桑来自于藏族立国的锡金皇室,因此虽嫁入不丹皇室,却始终着藏族服饰,算是不丹国唯一公然着西藏服饰的不丹人。
款式不变,只靠颜色、布料材质与织纹变化而分出用途与场合慎重与否,是西藏服饰(chupa)与不丹服饰(kira·gho)的共通点。其最大的不同在女性服饰,藏式女装是经过简单剪裁的款式,布料多为素色,而不丹的kira则是将整块约五尺宽幅的编织布料包裹在身上后,用银制钩针与腰带围绑起来。
在不丹,男人着“钩”(gho),女人穿“基腊”(kira),它们多半为手工制的棉、毛或丝织品,染料取自于天然植物,因此很容易脱色。近年来,由于西方工业纺织的影响,即使尚维持着传统手工纺织的不丹也已开始使用化学染料,替代取得不易的天然染料。甚至连简单的传统织纹亦逐渐演变成花样繁复的各种丰富款式,迥异于苗族那传递宗族历史的图腾编织。
不丹男人穿的服饰gho跟西藏男人的chuba几乎雷同,只是穿时裙摆提高到膝盖上,看起来像迷你裙,图案多半以条纹为主,最多装饰满满的金刚杵,象征威武不屈,有壮胆的作用。
不丹女人穿的kira做工较为繁复,平时家居服饰以简单的宽细条纹为主,到了重要庆典或必须进入“宗”去见大人物时,才会穿上自己编织最独特又图案繁复的吉祥图腾且色彩鲜艳的kira,还要外加一条有吉祥图案的肩带。kira的穿法是将一块床单大小、未经剪裁缝制的布,从左肩包裹到右肩,在肩膀上以金银雕花的别针扣实,再用腰带扎紧。说起来简单,其实很麻烦,若不紧紧地包裹好,没走两步就散了,而且很容易就拖曳得歪七扭八,样子就会很古怪。
不丹百姓十分崇尚流行,每一时期,总有特定的流行织纹,一旦传布开来,人人仿效,造成时尚。于是,首都逐渐流行西方简易服饰,是相当能够理解的。崇尚自在随性的不丹人,如何能够放过日渐渗透的流行趋势?因此,既为了维护传统文化,也希望保持观光价值,政府必然会颁令,严格要求民众不得在公共场所穿着异国服饰,尤其是进出工作地点,甚或到市集或商场采购,一旦被四处巡视的督察逮着,可是要被处罚的。
即便是出国旅游的人,一旦进入国境,立刻得穿着传统服饰,因此常有人把kira带到机场的洗手间更换,简直是坚持到最后一秒,就如被管束的中学生,总是喜欢偷穿便服。
有回,在一个家庭宴会的场所里,我按照不丹习俗,穿着较正式(编织豪华鲜艳)的kira,甚至披上色彩相当的肩带,以示尊重。未料,一位误把我当作不丹人的老妇笑称:“你比不丹女孩穿得像样多了!”另一次我一如往常般正正式式地到凯桑公主家做客,却发现她穿着半身kira,上衣套着宽松的T恤,略带歉意地说:“啊!真抱歉!没想到你穿得这么正式!”害得我好不尴尬。
听瀑的改变速度快得惊人,若不是政府严格执行政策,相信传统服饰早就不见了。
自从皇太子的母亲出版了一本有关不丹编织的历史轨迹介绍的书后,世界各大博物馆开始收藏不丹的编织品,以及编织的唐卡画像,变相地引起世界级收藏家的注意,而让原本是日常家用品的编织,俨然成为国际商品而跃升昂贵艺术等级。再加上人口极少,专业织工也逐渐减少的状况,简直供不应求。由于每件织品至少费时半年到一年以上,在手工编织品越来越稀少的市况下,价码也跟着水涨船高,几乎连当地人都快要无法消费了。
漾钟说:“现在的织工越来越昂贵,编织一件我自己设计的kira,除了丝线材料费接近上万元,外加等同或双倍的工钱,基本消费就快要逼近一千美元了。”我的天哪!
逛了一圈织品市场,真懊悔前阵子将家中收藏颇丰的kira随手送出了一半以上,漾钟着实把我给骂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