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机智果敢,可谓能矣(1)

袁来如此:袁世凯与晚清三十年 作者:汤伏祥


古代中国确有中央之国、天朝在上之象,属国众多,进贡纷纷。到了明清时期,安南(今越南)和朝鲜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朝贡国。当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不断向外扩张,越南与朝鲜都成了它们侵略的目标。越南被法国盯上,而朝鲜更是先有荷兰传教士的基督教传播,尔后有法国的入侵以及美国的通商要求和入侵。而日本,则想把朝鲜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上,独吞它。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侵朝政策日益明朗,随后有1876年的日朝《江华条约》,日本承认朝鲜为独立之邦,享有与日本平等之权,并互派使节等。日本想通过先承认朝鲜独立,把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废除,进而谋取它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对于《江华条约》的签订,中国没有提出抗议,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朝鲜的唯一宗主权。后来,清廷自觉不甘,遂命李鸿章主管朝鲜事务,代替在传统上负责朝贡关系的礼部。李鸿章的外交策略长期以来是“以夷制夷”,在夷与夷之间走钢丝绳。在李鸿章的推动下,美、英、法、德等国先后与朝鲜签订条约,承认朝鲜独立。但朝鲜另外发表单独声明,自称为中国属邦。中国当然也愿意继续充当朝鲜的保护国、宗主国。所以壬午之变后,清政府就在第一时间出兵朝鲜,继续对朝鲜行使宗主国的权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庆军在朝鲜才有所作为,擒拿大院君,平定乱党,训练新军等,也正是这样,才有袁世凯的一番作为。

壬午之变平定后,吴长庆奉命回国,带回一半军队,剩下三营由吴兆有统领。袁世凯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兼带庆字副营,并办理转运和一切留防事宜。张光前仍任后营营官。吴兆有、张光前并非袁世凯的对手。吴兆有虽然名义上统领三军,但斗不过袁世凯,能力也在袁之下,“中国在汉城有驻防军朝三营,名义上是统带吴兆有管辖,实际上则由袁世凯所节制”;张光前虽然位居正二品,是个总兵,但只有五品的袁世凯却不把他放在眼里。有一次朝鲜国王李熙接见张光前和袁世凯,袁世凯居然抢在前头,坐上客位的首座,俨然不把张光前当回事。当然,这也反映了袁世凯年轻气盛,少年得志,狂妄跋扈的一面。但袁世凯确有独当一面之能事。

壬午之变平定后,朝鲜看似平静,其实已经被推到了国际的激浪中。中国虽然平定了叛乱,擒拿走了大院君。但日本亦有收获,1882年8月,日朝签订《济物浦条约》。《济物浦条约》是《江华条约》的延伸,日本不断强化了对朝鲜经济、政治的控制,而且强化了军事的影响力,日本使馆取得在朝的驻兵权。在朝鲜朝廷内部,斗争也是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事大派与开化派之间的斗争。事大派亲华,以闵泳翊为首领;开化派亲日,以金玉均、朴永孝等为首。两派自分畛域,相互倾轧。光绪十年(1884年),开化派的活动日益猖獗起来,与日人大肆活动。金玉均等人认为中法战争爆发,中国自顾不暇,便寻机刺杀事大派首领。袁世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就命各营严加戒备,同时与朝鲜军队将领不断研商防范之策,此外还电请李鸿章指示机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