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经理世界》杂志社出版人兼总编辑刘湘明
我们的一生,由无数决断组成,一生的成功与否,其实就是所有决断结果的总和。人生如此,企业的经营亦如此。
一个典型的决断场景通常是这样的——我们面对多变的环境、众多的选择,而时间永远是紧迫的,手上掌握的信息永远都是片面的、不足的甚至是错误的。而且心理学已经证明:
1 人脑无法应对过于复杂的事物……脑力是十分有限的,每次只能同时关注八件事情;
2 我们计算可能性的能力也很差,尤其是把两种或多种可能性综合起来的能力更差,而这样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决断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3 我们学习的速度很慢,而且会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
4 我们都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尤其是恐惧引发的焦虑。
种种不利因素组合在一起,使得决断对很多人来说,更像是一场胜少负多的赌博。
真的是这样吗?
在众多管理著作中,沃伦·本尼斯对于领导力的持续深入研究,使得他的作品永远是值得期待的。
这一次他把焦点放在了决断上,在本尼斯看来,决断是有效领导的本质,优秀的领导者不仅可以做出更好的决断,而且还能够分辨出那些真正重大的决断,并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更高的正确率。
此前关于决断的书籍甚少,因为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决断的过程太过复杂和主观,受制于个人风格、运气和历史变迁等众多无可研究对比的复杂因素。而一些相关话题的研究,又往往过于简单、机械、线性,过于关注企业业务层面的要素,例如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企业能够拿出的产品和服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由“现金牛”、“瘦狗”、“明星”和“问题型”四个方格组成的“波士顿矩阵”,这些理论都很正确,但正是因为太过完美无缺、滴水不漏,无异于常识,对企业的帮助也不大。正如作者在书中谈到,“回首过去30年,学术界和咨询界对杰夫·伊梅尔特、雷富礼、詹姆斯·麦克纳尼这样的首席执行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1][1]本书的核心观点认为,正确的决断是一个基于情境的决策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它涉及到3个主要决策领域:人、战略和危机,其中关于人的决断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关键的。在每一个领域内,领导决断的实施都要经过3个阶段:准备阶段、做出阶段和执行阶段。卓越的领导决断是以领导者所掌握的关于其自身、社会网络、所在组织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背景知识为支撑的。
在这个决断框架下,作者没有给出做出百分百正确的决断的流程秘籍,相反他们又提出了更多细致的问题让读者思考。希望凭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梳理,能够让读者对自己的决断做出最充分的准备,最及时的校正和最有效的执行。
因为工作关系,本书的两个作者都有机会和美国商界、军界和政界一些顶尖人物(例如GE的两任CEO杰克·韦尔奇和杰夫·伊梅尔特,美军特种部队的创始人韦恩·唐宁将军等)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决断背后的思考过程和内心挣扎,也看到领导者对于自身精神层面的修养和反思。这对于研究决断这一主观性很强的行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内容,这也使这本书有别于很多关注业务层面和工具层面问题的管理书籍。
例如书中贯彻始终的是,对TPOV重要性的不断强调。因为作者相信,一个领导者怎样完成决断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领导者是什么人。持续不断做出正确决断的领导者,会用头脑中建立起的腹稿框架来指导自己的思考。关于这个世界怎样运转以及他们想要看到的结局,都在他们的头脑里演绎着生动的故事。而有了TPOV,领导者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传递给别人,从而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去推动和改造组织,帮助自己的决断成功。此前我们的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谈论很多,但是对其中的“Teachable”却重视不足。
又如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强调勇气和品格对于决断的重要性,里面引用韦尔奇的一句话:“如果你不感到困惑,你就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相信这句话会让很多困顿中的人如释重负——原来权重睿智如韦尔奇,也会时常感到困惑。
有了这一层视角,就使得这本书不仅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很有价值,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对于很多渴望改变自己、追求成功的普通人来说,也具有很实际的指导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