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牧师在一次活动时对教徒们说起这件事,得到的是教堂内的一片唏嘘声。但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对教堂、牧师无能为力。毕竟,2 000美元实在是太大的数目了。
只有一个人例外。
活动结束时,教徒们缓慢而有秩序地离去。走到门外,先行出来的洛克菲勒已经站在那里,像以往那样恭敬地礼送教徒们离开。只是这一次,洛克菲勒临时加了一项内容,他耐心地征求每一个人的意见:您愿意为保护自己的教堂捐点小款吗?
一旦对方表示出愿望,洛克菲勒就掏出笔来,在小本子上记下,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愿意为自己的教堂捐多少美元。接下来,洛克菲勒一家家走访、落实。有些教徒,最终付的钱超过了许诺的额度。当然,也有人减少了承诺款,但至少还是捐了款。不管是捐款的,还是没有捐款的,洛克菲勒都彬彬有礼地表示感激,认真记下每一笔善款。当然,洛克菲勒有时也耍点儿小心计,比如,有意无意地向捐款较少者显示一下捐款较多的人的签名。
40天后,当洛克菲勒把2 000美元交到牧师手里时,牧师惊讶得差点掉了下巴。他怎么也没想到,20岁不到的洛克菲勒,居然能做成自己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说做的事情了。
从那以后,一旦教堂有困难,牧师都会主动与洛克菲勒商量,洛克菲勒成了教堂里牧师之外的二号人物,人们都习惯叫他“洛克菲勒先生”。与三四十年以后的那个讽刺味道很足的“洛克菲勒先生”不同,当时人们是发自肺腑这么称呼的。当然,当年与洛克菲勒在教堂同为教徒的人们,可能不会认为洛克菲勒真的那么有罪。
当然,牧师不知道,教徒们不知道,在为教会保住教堂的时候,洛克菲勒却经受了生意上的第一次失败。一船黄豆,居然被人掺了半船的石头与垃圾。
垃圾黄豆事件促使洛克菲勒作了深刻反省,是不是教会有点小成就后,自己过于自负,做事不够投入、不够认真了?洛克菲勒多次反躬自问。
在深刻自我反省的同时,洛克菲勒制订了严格的工作与教会之间的时间分配表。从那以后,这样严格的计划性伴随了洛克菲勒一生。
经过近三个月的捡垃圾,那半船黄豆也陆续卖掉了。
1858年年底,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获得了4 200美元的利润,按照股份,洛克菲勒获利2 100美元。
这笔钱几乎是洛克菲勒此前三年工作所有收入的两倍!它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洛克菲勒的进取欲望,也让洛克菲勒自信心大增。
刚加入休伊特—塔特尔公司时,一次,休伊特拿着一张4 000美元的汇票对洛克菲勒说:“你看,这是4 000美元汇票。”当时,洛克菲勒对金钱的想象力也就在10美元。据妈妈说,外公比较有钱,但似乎印象中也就有3 000多美元。3 000多美元,是外公大半辈子的积蓄。洛克菲勒家里过日子,都是1美分1美分地计算着,妈妈带着他们兄妹几人捐给教会的钱,也是1美分1美分攒起来的。1美元都是大数目,10美元当然是巨款了。
当然,斗转星移,也就三年的工夫,洛克菲勒不仅是一家4 000美元公司的董事,而且公司当年的纯利润超过了4 000美元,个人分红居然超过了2 000美元。
洛克菲勒一下子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好爽啊!
当然,陶醉中的洛克菲勒,怎么也没想到,鬼点子奇多的克拉克,此刻正在酝酿着新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