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小公主和小邋遢
梦梦妈妈最近有点儿烦,有个难题让她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梦梦班上有个小朋友叫宸儿。宸儿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他很聪明,梦梦和他在一起总能发现原本平常的游戏原来还有很多新鲜的玩法,梦梦玩的开心,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可是宸儿身上的一些细节令梦梦妈妈有些难以接受。
梦梦妈妈和爸爸都是医生,对于外在形象与个人卫生很注重。梦梦妈妈从小就把梦梦打扮的很时尚,特别注意整洁、得体,同时还注重培养女儿审美意识,服装的颜色与款式的搭配都尽量让梦梦自己选择。而卫生方面的要求就更多了,比如从外面回来,洗手一定要用肥皂打出泡泡,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相较之下,宸儿的家长在这方面对宸儿的培养就比较粗线条了。有的时候甚至脸都没洗就来幼儿园了,衣服常常也是脏脏的,夏天的时候还会带着不清爽的味道。在生活细节方面,比如吃完饭后随意拿小手去擦嘴,而不是用纸巾;摸完鞋子又去拿吃的……
梦梦妈妈很担心梦梦和宸儿一起玩的时间长了会养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而且她也接受不了留在女儿雪白毛衣上的脏兮兮的小手印。
但是这是女儿的第一个好朋友,到底要不要干涉呢?
这个问题确实具有普遍性,生活中不仅是小朋友,就是成人世界里,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不同的人,也会与他们成为同学、同事、朋友。他们身上一定有着我们欣赏与喜欢的优点与特性,但同样也有一些难以接受的行为习惯与生活小节。
这个时候,是坦然接受还是回避忽视,真的是一个难题。
从家长的角度既不能拒绝孩子和朋友来往,又要关注卫生问题,让孩子坚持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受影响。其实梦梦妈妈可以和梦梦多做一些沟通,例如问问梦梦为什么喜欢和宸儿一起玩?最喜欢宸儿哪些方面?首先要肯定梦梦的这位好朋友,肯定两人之间的友谊。然后妈妈可以用一些小故事让梦梦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帮助梦梦保持讲卫生的好习惯。并且教会梦梦一些“方法”,在交往中帮助影响宸儿一起“讲卫生”。当然,适当的时候梦梦妈妈还可以和宸儿妈妈聊聊,但是谈话方式要比较慎重,稍有不慎有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于这类相对敏感的问题,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教育与督促自己的孩子,不能过多的约束别人的行为。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依然能保持自我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受好朋友的“影响”,同时还能帮助好朋友一起进步,这种行为习惯与良好的品格将更为稳固。
Part3:班上有攻击倾向的小朋友
糖妈糖爸都是80后年轻的家长,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小两口都不是北京人,大学毕业以后来到北京发展,经过几年的奋斗,把家安在了燕郊。这里虽然远离市区,交通也不太便利,但是终究是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安定下来以后,很快便有了小宝宝糖糖。
9月份,三岁的糖糖上幼儿园了。为了方便接送,就进了小区里的一所民办幼儿园,入园没两天,爸爸妈妈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是小区内部的幼儿园,所以大都是小区里的孩子。小区人文环境的弊端在幼儿园里体现的更为突出。
这里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有像他们一样正在奋斗的80后,也有当地回迁的农民以及附近做生意的商贩。城市生活中,我们很难选择左右邻居,大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标准也很不一样。
糖糖妈妈发现这里的小孩儿都有很强的攻击行为,仅仅一个周末糖糖就被打哭了三次,而且都是没有什么原因的被别的小孩追打,这让糖糖妈妈既心疼又恼火。可是既然是孩子之间的冲突,书上也说孩子间的矛盾要让孩子自己解决,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更何况孩子的问题一定发生在家长身上,她曾亲眼看到一个小男孩打了糖糖以后,那个男孩的妈妈抓起糖糖的手扇向自己的儿子,口里还高喊着:“你打回去,打回去他下次就不欺负你了。”
孩子的行为是在家庭环境中、家长们的言行的影响下养成的,如果家长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又怎么可能期待这么小的孩子自我修正呢?
糖糖的个性又比较内向胆怯,在类似的情况发生之后,糖糖对和别的小孩一起玩都产生了排斥心理与交往困难。
糖糖这个年龄正是人际交往的关键期。
糖糖妈妈急坏了,还要不要和这些小孩子一起玩,做朋友呢?还是要给糖糖转园呢?
在这个问题上,家长首先要先要放平心态,任何一个环境都不能说是百分百地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样也不会有一个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主要在于家长的引导,以及如何帮助小朋友懂得趋利弊害和合理选择。对于小区幼儿园内的孩子我们不能先入为主地进行排斥,其实对于孩子选择朋友,首要的原则就是从孩子自己的角度出发,孩子和成人都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朋友的。糖糖面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时,最终也不会选择和他们做朋友,这就是通过孩子自己的选择与实践做出的筛选。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家长多注意观察和引导,不必太紧张。
然而如果因为遇到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孩子就惧怕与人交往、拒绝交友了,这就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朋友对幼儿的帮助是他人或任何教育方式都不能代替的,所以建议家长扩大孩子的交际圈,帮助他们去寻找更广泛的交友范围,相信糖糖会从中找到合适的朋友的。要通过正面的印象给孩子消除此前留下的阴影,让他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友爱与快乐,建立正确的良性的心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