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济挟制、政治恫吓和武力威胁都不能使埃及低头,英法终于乞灵于战争征服。
1956年10月29日,载有1个营兵力的运输机一架接一架地降落在埃及西奈半岛。在阿里尔?沙龙的指挥下,以色列伞兵向运河以东的米特拉山东侧挺进,而苏伊士运河战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埃以两军在米特拉山口展开激战。
为达到突袭的目的,以色列在进攻前频频施放烟幕弹,以色列总理和驻美大使一再表明以色列保证不会发动任何侵略。在遭到以军突袭后1个小时,纳赛尔一方面旋即命令前线将士奋力抗击,一方面迅速组织反击。由于埃军对战事迅速做出了反应,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很快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濒临全军覆没的险境。
米特拉山口地形险要,悬崖峭壁是其天然的屏障,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争到了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0月31日中午,以军冒险犯境,不料却遭遇了早已在那里守株待兔的埃及伏兵。一时间,炮火轰鸣。占据有利地势的埃军居高临下,把以军打得手忙脚乱。后来,以军虽经拼死抵抗也抢占了一块有利地形,但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后还是伤亡惨重,最后是借着夜幕的掩护撤离的。埃军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士气大振。而对于以军而言这是“空前惨重的伤亡”,以军参谋长达扬痛心疾首,对素以强硬做派著称的指挥官沙龙的匹夫之勇也是深感不满。
与米特拉山口之战的激烈程度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另一场战斗是阿布奥格拉之战。
阿布奥格拉位于西奈半岛的东北部,距埃、以边境的路程是30公里,向西是运河区的重镇伊斯梅利亚,可见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枢纽。被以军当作重点进攻目标的阿布奥格拉,埃军又怎么会不知道它的战略意义?埃军早就在前方构筑了一个坚固的据点,并部署了一个完整的环形防卫体系。防守这一要塞的任务,埃军交给了第三师第六旅以及配属的炮兵团、反坦克连。两军交战势在必行。
10月29日,以军吹起了战斗的号角,其步兵率先发起了进攻并向西奈半岛中部推进。由于步兵战事进展缓慢,以军随后下令让第七装甲旅提前于30日投入战斗。严阵以待的埃及守军不敢怠慢立即予以还击。两军交锋中,以军坦克先遣队冲击失利,于是达扬又重新排兵布阵了一番。以军经过一番调遣,阿布奥格拉的埃及守军面临三面围攻之势。但很快埃军也做出了应对之策,从运河方向紧急调来了增援部队。埃以双方的激战持续了整整两个昼夜。
在阿布奥格拉之战中,埃军的守军由于是一些战斗力并不强的后方勤务人员组成,所以开始时挡不住以军攻势,一度让以军的第七装甲旅攻破了防线,后来还占领了该城。当以军装甲旅得手后,又马不停蹄地向东推进,妄图冲击埃军的环形阵地。而在此处的埃军凭借防御工事顽强抵抗,以军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伤亡严重的以军求胜心切,顶着埃军的狂轰滥炸连续进攻,虽一度突破了埃军阵地,但随后便遭反击而终不能再前进一步。最后,以军的坦克部队因弹尽粮绝无以支撑,只好鸣锣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