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节:一位惯于

官场之惑:大宋宰相李纲的仕途生涯 作者:清秋子


其次,曾经有人说他在政治上有污点,是蔡京的儿子蔡攸一党(笔者注:此说不确。)。

但是,这些问题即便是有,也不能掩盖他在宣和、靖康年间挺身抗金的大节。

兵临城下之时,一个出身高贵的知识分子官员,没有袖手,决不逃命,以文人身份亲历战阵,部署杀敌,这样的壮举,足以使他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称号。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一味忍让。而在民间,则抗日情绪高涨,知识界中也弥漫着杀敌报国的豪气。1935年,上海"汗血书店"出了一套《民族英雄评传》丛书,其中的第六集,书名为《抗金护宋的民族英雄李纲》(成亚光著)。书中对李纲评价极高,称其"保家卫国的精神与功绩,甚至要超过岳飞和韩世忠"。

作者说,假如宋朝当时没有李纲,那就连半壁江山都要保不住了。因此,李纲坚决抗战的决心和事迹,可说是"贯日月、泣鬼神"!

民国的那些年,并不如当今某些学者所渲染的那样,是自由主义的宁静乐土。那是一个"国土一天天沦丧"的危难时代,整个中国,哪儿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因此,该作者疾呼:愿自己写的这本小册子,"能鼓舞第二李纲的崛起,来挽救这汪洋大海中的破舟"。

--国有大难,英雄必出!

对李纲一生的总体评价,以"民族英雄"而论,大抵不错。这一点,恐怕只有身处危局的人们才有更深刻的感受吧。

李纲的家乡无锡,是锦绣江南之地。当年李纲的祖父退休,在还乡时途经这里,为太湖的烟波浩渺所陶醉,遂起意在此安度晚年。

无锡山水,素有"吴山青,越山青"的那种空灵,李纲在此生长,自幼也就有着一份剔透明澈的聪慧,少年时胸有大志,学业精进。

十九岁那年,母亲吴氏去世。李纲是孝顺之子,在为母守丧的三年中,他结庐在母亲坟茔旁,清心寡欲,手抄了《妙法莲华经》七卷,放在母亲的棺木中。据说,在此期间还在墓地周围栽下了松柏数十万棵。

李纲完成启蒙学业后,先后入了县学和州学,成绩一直优异,每次考试总能名列前茅。到二十二岁时,由州学推荐,进了京师的太学,名次是当年的第一。这个荣誉,他的父亲曾获得过,后来李纲有个堂弟也获得过。

一门三个太学榜首,史书上说:如此盛事,"时人荣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