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的话,钦宗听着顺耳,龙心大悦,意犹未尽。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日,钦宗又下旨召见。
这次,两人谈的是军国大事。李纲向皇帝进呈了著名的《论御寇用兵札子》,纵论金军入寇以后的局势和对策,显示出他很不一般的战略眼光,决非只懂舞文弄墨的书生可比。
他说:金国大军入寇之后,兵势迫急,国事可忧。而庙堂大臣,纷然惊扰,起初无御寇之先定之计,继而所发命令,皆失事机,使四方州县无所适从,万民无所依托。而陛下初即大位,因谦虚之故,威信未立,号令未行,贤材未用,奸邪未去。如此,何以抵御大敌、守护宗社?
然后,他一口气提出了二十条建议。针对当前战守、统兵、募兵、钱粮、兵器、情报等方面问题,逐一道来。
他对抗击金军的战略设想,总体上是一个"守"字。金大军深入,战线过长,人地生疏,不可能久留。因此宋军只要坚持"固守之策",早晚可以看到金军狼狈撤退的时候。李纲的办法是:大量招募士兵与民夫,广张声势,屯军在要害地段,坚壁深垒,不与争锋。等其气堕,再议征战也不迟。
他分析:金大军侵入,目的无非有五:一、要求"尊大之礼",也就是要求大宋承认金国的皇帝之尊,抬高自己;二、索要叛民;三、想要多加一些"岁币";四、责备我方首先败盟的责任;五,欲割河北之地。
对于"尊大礼",李纲的意见是:不管他那么多,不妨屈体事之,他愿意叫什么名号就叫什么名号,反正又大宋又不实际损失什么。
对方请求归还降人,这也不妨答应。把那些从大金跑过来的降人统统遣返,以示我们的诚意,且今后再不用提防这些桀傲不驯的降人了,又省去了养活他们的钱粮柴火,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对方要求增加"岁币",则不可答应;只能答复说:按照旧约,燕云归中国,岁币才可倍于大辽;如今金既败盟,燕云之地全部拿走,还谈什么增加岁币?
至于对方欲求割地,则可答复:祖宗之土,子孙当固守之,虽尺寸之地岂可割以赠人?假若割了,再有所求,我方又将送什么给外人?一旦割让河北,险地就尽在对方手中,我朝将何以立国?因此,对这一条,当择善辩之士,以死争之。
在这个札子中,李纲对今后应做的军事部署,说得详尽、透彻、周密,令人惊叹。看来他平时是没少阅读兵书,也没少在实践中下工夫琢磨。
比如,他建议:以朝廷大臣三人,各率精兵十万,分驻大河以北、以南和以东。便宜从事,朝廷不加干预。三帅各据险要坚守,慎勿与战。让敌寇有所顾忌,不敢深入。如果敌军一旦深入,我军就可断其粮道,然后审时度势,发兵攻击,敌人必逃。
钦宗看了他这折子,大为叹服,连连点头称是。
此时的钦宗,多少缓过了劲儿来,不再张皇失措了,颇有些重振天下的抱负。转年正月初一,他下诏,鼓励中外臣民上书言朝政得失。正月初四,又下诏,改元"靖康",一时间颇有一些新气象。
可惜,这位不想当皇帝的皇帝,实在是生不逢时。他上任之后,国家的形势既不"靖",又不"康"。"靖康"二字,反倒成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屈辱的一个年代标记。
与此同时,李纲还上了一道请求把徽宗尊为"道君太上皇"的奏疏,就很关键的皇帝名份问题,发表了意见。
徽宗退位之时,只想着怎么赶紧卸掉担子就好,况且他觉得皇家的事就是他们自家的事,所以没跟任何人讨论。他给自己定的名号非常欠考虑,叫做"道君皇帝"。这样一来,一国之中就有了两个皇帝,实为史上所罕见。这两个皇帝,在法统上都拥有相等的权力,那么退位一事就成了口头约定。一旦徽宗想复辟的话,他还可以用父权来压倒钦宗,再回到旧格局。
李纲对这个可能的风险有些担忧,直言应该为徽宗加上"道君太上皇"的名号,"务合典礼,以昭示四海,而垂后世"--让老爷子当个名正言顺的太上皇,才能保证最高权力归于钦宗。
这个意见很快就被采纳,徽宗不久后便正式被称为太上皇,全国军民也都知道,他已经是当今皇帝他老爹、而不是现任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