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孔子首倡“礼治”与“仁学”(2)

先秦诸子精神 作者:孙开泰


“礼”是什么?《说文解字》解释为“敬神求福”,反映了人与神的关系,经与神权政治相结合,发展为贵族等级制度的亲疏、尊卑、贵贱、上下的严格划分。礼包括祭礼、丧礼、外交之礼、作战之礼,婚嫁之礼等。

孔子生活的时代,臣杀君、子杀父之类的事常有发生,他认为导致社会变革的原因在于“名”、“实”不符,要纠正“礼坏乐崩”的社会秩序,首先就要“正名”,即所谓“纠正名实的混乱”。那么,孔子正名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曾考察三代之礼,认为三代之中的周礼是最完善的,故推崇周礼,并希望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当下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这样才能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君有君的样子,臣有臣的样子,父有父的样子,子有子的样子,如此才能“名正言顺”,才能天下太平。

孔子崇尚周代的礼制,在现实的政治生活里,必定要走向以周礼确定的社会和人伦秩序来治理社会的“礼治”。他说过如果有人要用他为政,他就要在东方复兴周道。因此孔子对诸侯、大夫、家臣僭越礼制的活动,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比如当时鲁三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祭祀宗庙唱《诗经?周颂》中的一篇《雍》的诗,孔子认为只有天子才能唱,大夫怎么能唱呢?又如孔子反对鲁大夫臧文仲把一种叫做祭的大乌龟放在雕梁画栋的房屋里。这是天子所用的礼,臧文仲这么做还算什么明智呢?

但是,孔子复礼是改良后的礼,他企图用“德”和“礼”来补充“政”和“刑”的不足。他认为只用行政命令和刑罚来治理民众还不够,应该进一步用“德”来加强思想和用“礼”来约束,这样民众就知道羞耻而服从统治了。孔子说只有统治者讲礼,民众也跟着讲礼,这样的社会才能够稳定。他把礼看成是维持统治秩序的重要规定,有了礼,就可以防止叛乱。同时,他主张“举贤才”,在不违背“亲亲”原则下选举有才能的人参与管理国家。对于礼的内容,孔子认为可依现实作适当的修改,例如,用麻布做礼帽符合周礼,但却费工,当时人用丝绸来做,比较节俭,孔子就表示赞成。

⑵“仁”学就是人道之学

但礼毕竟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要使人们心悦诚服地尊崇礼所确定的行为规范,还得从心入手,从内在精神上贯通礼的必然意义。为此,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那么“仁”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解释为“从人从二”,即“人与人相与也”(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意为人与人之间要相爱,如何做到爱人呢?一方面是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满足的要求,也要使别人得到满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别人对待自己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的“仁”还包括“恭、宽、信、敏、惠”(待人恭敬、宽大、守信用、勤快、恩惠)。“刚毅木讷,近仁”(刚强、果断、朴实、说话慎重,这就接近仁了)。“居处恭、执事敬”(居住在家谦恭,办事认真严肃)。

“仁”和“礼”的关系怎样呢?他认为克制自己,使之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具体办法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凡是不符合礼所确定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孔子认为一旦做到“仁”,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了。由此看来,“仁”的标准是“礼”,只有按礼的规定办事,才称得上“仁”。然而,能真正算得上仁的微乎其微。因为孔子眼中的“仁人”是“成人”(完美的人),必须兼备“知、廉、勇、艺”,而又“文之以礼乐”(按礼乐规定做事)才行。

孔子的“仁”具有政治的内容,是一种治国之道,其基本内容是“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私欲,使之符合周礼)。”他还认为“仁”与“不仁”是能否守国的关键,所以为政要小心谨慎。办事要慎重,像接待贵宾一样,也要像在大祭一样。对待民众,统治者要爱,施行仁政。《礼记?檀弓》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孔子路过泰山旁边,看到一个妇女在墓前痛哭,便叫随行的子路上前询问缘故。那妇女说,过去她的公爹和丈夫先后被老虎吃掉,现在儿子又死于虎患。孔子问她为什么不离开这个有猛虎的地方迁到别处去呢?那妇女说,因为这里“无苛政”。孔子听了,深有感触地对同行的弟子们说:“你们知道了吧,苛政比猛虎还要厉害。”这则有名的“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反映了孔子对苛政的憎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