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如何做到“仁”呢?孔子认为是从近处做起。如能有一天致力于仁,他从未见有力不足的。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说不上“仁”。但是,像令尹子文那样忠君,陈文子那样清高,都算不上“仁”,仁者必须先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得到收获。要保持仁也不容易,他的有名弟子如子路、冉求、公西赤等,虽各有所长,但都谈不上“仁”。在孔子心目中只有三人是“仁”人,即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讲礼让;管仲“如其仁”,认为他保全天下之民,可以算得上“仁”。孔子认为“民”(民众)可以实行“仁”。而使他们懂得孝悌之道是仁的根本。因为只要做到孝悌,民众就可以不犯上作乱了;而假设一个人能立志于“仁”,这样他就不会做坏事而当顺民了。显然,孔子主张以仁来调和阶级矛盾,同时也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使统治能长治久安。
孔子很少谈“性”和“天道”,而谈仁的地方很多。可见他不重视天道,也不相信鬼神,更多的是重视“人道”。人道就是“仁”学。他继承了春秋“天道远,人道迩(迩,近)”的传统,进一步强调了“人道”的重要,专门论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在儒学思想史上可以说是孔子的重大贡献。
3.孔子的影响及其后学
⑴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生前,以博学多识而名著鲁国内外,而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多次碰壁,所以有“天下谁能崇信我”的叹息。春秋末,各诸侯国多改变古制并热衷于兼并战争,作为儒家的孔子,其“仁”“礼”那一套太过保守,只能被束之高阁。到孔子死后儒家内部分为若干派别,儒家后学对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不同的阐发,甚至改变。他们均明显地突破了孔子学说的藩篱,后代儒家更是依照现实,对儒家作了补充与修正,还对孔子学说的原意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以适应时局。因此,如何评价孔子,要做具体的分析。
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孔子作为古代一位大教育家和学者,在中国文化发展上有过开创性的、划时代的重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大多成为教育史上的至理名言;他所保存的古代文化典籍,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
在政治上,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极其重大。秦武力统一全国,以法家思想治国,后又焚书坑儒,儒家受到重大打击。但秦统治时间不长。至汉代,统治者因秦亡教训,又考虑到长治久安和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孔子学说大受重视。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钦定的正统思想,自此孔子地位一跃至先秦诸子之上。后世历代统治者竭力尊崇孔子,不断抬高其地位,除表彰孔子之道,还屡加尊谥,建庙祭祀,对其后裔赐以爵位和特权。孔子成为高高在上的圣人,他的学说和后人假托于他的一些学说成为历代统治者必用的思想工具,维护了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秩序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⑵孔子之后儒家的分立与演变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 继续传播孔子的思想,因其弟子多,而使儒家有所分化,便有了各种流派。据《史记·儒林传》记载,自孔子死后,孔门弟子纷纷游说诸侯,位高的有成为诸侯的师傅或卿相的,位低的有做了士大夫的师傅或朋友的,有的则隐居起来。例如,子路居住在卫国,子张居住在陈国,澹台子羽居于楚国,子夏居住在魏国的西河,子贡始终在齐国。如像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等人,都是子夏的学生,而成为王侯的老师。这是从孔门弟子在孔子死后的分布而说的。《韩非子·显学》则直接说,自从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子张氏、子思氏、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乐正氏。其中子张氏一派指子张的后学;颜氏一派指颜渊的后学;孟氏一派指孟轲的后学;漆雕氏一派指漆雕开的后学;仲良氏一派,据郭沫若考证是指《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陈良的一派,其活动在南方的楚国;孙氏一派指荀况的后学;乐正氏一派指孟轲的弟子乐正子的后学。这八派中没有子夏氏,其实子夏氏一派倒是很重要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地叙述了子夏在魏的西河讲学,教授包括魏文侯在内的许多学生。八派中的子思氏一派、孟氏一派和乐正氏一派应当是一派,即思孟学派,这一学派也很重要。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还有争论,认为它并不存在。但一般认为,思孟学派是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如果否认了它,儒家中对佛教和宋明理学有过很大影响的思孟学派,就被埋没而说不清楚了,因此有必要着重说一说。还有一派,即荀子(孙氏)一派,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也要着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