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肯定的是,蜗居期员工是企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本面。如果缺少了这个基本面,只有少数好员工和大多数蚁族期员工,企业的发展也很难称得上持续。领导者不能拿好员工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人,好比一个球队不能指望所有球员都是罗纳尔多,必须有大量的“板凳球员”存在。持续的“放水养鱼”才是持续增长的真正力量保障。
第三阶段:凤鸣期
跨越了蜗居期之后的优秀员工,我们称之为凤鸣期员工。该词我取材于凤凰涅槃。传说凤凰涅槃后的第一声鸣叫,是其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凤鸣期员工就是突破了蜗居阶段的障碍,克服了职业发展中的短板,获得了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才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员工。
这个阶段的员工,既可以独当一面,又可以带领团队开拓新业务、新市场。他们大多扮演着各个企业创新和增长的急先锋,也是各个企业最愿意承担责任、最愿意尝试新方法、最愿意挑战现状的一群人。他们身上具备领导力的五大特点: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凤鸣期员工尽管数量上不是最多,却扮演了企业业绩增长和团队绩效突破最强大的力量。同时,由于他们也是从蚁族期和蜗居期走来,当初的打拼和成长的艰辛,让他们懂得如何珍惜现在,在面对很多未知的业务和挑战时,他们愿意去尝试。
在凤鸣期的员工看来,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角色负责,对由此带来的后果负责,应该是职业化的本意。对比那些从来不去思考承担责任,只知道关注自己的利益,不管给公司带来了赢利还是亏损,总觉得“自己亏”的差员工来说,好员工无疑是每家企业都想要的。金融学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劣币驱逐良币”。用到管理上,可被转化为“差员工驱逐好员工”。道理很简单,如果一家公司差员工很多,而公司对于差员工缺少必要的绩效考核,那么好员工就会觉得这家公司没有希望,工作中还会处处受到差员工的排挤,好员工只好另觅他处。
而一旦差员工将业绩差当成习惯,就会觉得自己拿到的薪酬是应该的。公司如果在绩效考核上突然严格起来,这突如其来的PK不但不会激发员工的斗志促使其改进,反而还有可能让他觉得自己成为受害者,公司给予的不够。这个时候,他已经不会去考虑过去没有给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公司却为员工的成长投资很多,那些过去他自己认可的理念和做法,一瞬间成为其不屑一顾的说辞并成为其攻击的对象,其言行对公司的文化足以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如同一个人超级崇拜你,却因为你的某些错误一下子从崇拜变成攻击。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员工在职业化上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公司也需要反思: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当时种下了什么种子,才收获今天如此让人头疼的管理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