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 “伏特电堆”。对于可充电电池领域,也称之为“二次电池”。1947年,密封式镍镉电池得以研制成功。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研制成功镍氢电池,1990年日本索尼制成锂离子蓄电池。但在中国,直到1956年,才建设了第一个镍镉电池工厂--风云器材厂(755厂)。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充电的镍镉电池在国际上已经发展成熟,但可充电电池市场基本上被日本企业垄断,其中日本的三洋、索尼、东芝、松下等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份额。而在国内,生产电池的企业本身就寥寥可数,对于可充电电池,更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
1993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内移动电话在经济的窗口--深圳迎来“井喷”,一部普通“大哥大”手机就要卖到数万元。购买价格如此之高,消费者却对其趋之若鹜。移动电话的火爆场景带动着可充电电池价格上涨,一块电池就能卖到数百元。而在那时的中国市场,虽然可充电电池方兴未艾,但可以说还没有一家象样和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池制造企业。
钻研电池出身的王传福敏感地嗅到了可充电电池的商机,他明白:各行各业只要需要用电的地方就有电池的用武之地,其前途不可限量。尤其手机电池火爆这一市场信号更让南下的王传福很是兴奋,他认定未来移动电话将逐渐普及,其飞速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会与日俱增;手机充电电池必定大有可为,于是准备大干一场。
但在当时,大陆厂家由于难以生产电池的核心器件--电芯,只能通过高价从上游日系企业购买电芯器件,然后再搭配其他零件进行组装生产挣钱。因为核心、高端技术在外商手中,国内这种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其利润也非常微薄。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