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捉襟见肘的资金窘境是阻碍王传福前进的第一座大山。据比亚迪副总裁吴经胜回忆,当年注册资本仅有450万元,但除去一部分技术股,实际可使用的资金只有从吕向阳借来的250万元。“当年创业时,手头的现金总是十分匮乏,贷款成为难题。记得当时王总要求我说,一年能贷来300万元就够了。”
除了资金困扰外,当时,国内电池厂家主要购买日系企业电芯器件,然后通过OEM代工方式再搭配其他零件进行组装生产。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因为上游日系企业拿捏着话语权,使得国内电池制造公司的利润极少,也缺乏核心竞争力。
有个小故事: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原来脱离沉重的负荷很简单,放弃成见就可以了。但是,要放弃成见并不容易,因为往往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已经背了不该背的包袱。
对于中国的电池领域,从一开始,中国企业就把自己摆在只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弱者位置上,奉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权宜之计。但这使得他们背上了包袱,懵懵懂懂地落入到技术强者定下的行业的习俗和规则的制约中。
这种情况让王传福很受刺激,他决定不走别家电池企业“专注于组装”的老路,要自己生产电池。技术出身的王传福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此时显露了出来。一番思考之后,王传福决定依靠自身技术研究优势,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可充电电池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
早在1993年,王传福就得知“日本将放弃本土生产最早应用于手机的镍镉电池”的消息,断定这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大转移。此外,他相信这种镍镉电池在当时仍然有着巨大的市场,因为这些产品在那时的欧美市场需求量依然十分强劲。
于是,王传福在创业初期将电池产品定位于那些用于无线电钻、电锯、应急灯等产品的镍镉工具电池。
要自己制造电池,就需要电池生产线。但组建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动辄就要千万元的投入。现实中王传福没有资金,没有厂房,更没有设备和原材料,花巨资组建电池生产线对于“兜里没几个子儿”的王传福无异于天方夜谭,他只能望而兴叹。
但王传福表现得却很平静。其实在王传福刚刚创业之时,就有员工以为王传福有大“靠山”,悄悄问:“王总,中央有你的亲戚吧?”王传福高举双手:“这就是我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