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部队共有48卫,每一卫大约5000人,装备了大、小将军筒50余座,另外还有5座襄阳炮(前文提到过的一种配重式抛石机)、50座七梢炮(一种靠人力发射的抛石机)。这说明,48卫的将士总共拥有2400多门大、小将军筒,这一大批火器将在240多座襄阳炮以及2400多座七梢炮的协助之下向敌人发起攻击。
徐达又下令在城的四周崛地,挖起了互相连接的长壕,并筑起了很多堡垒。同时,搭起了高达四丈、分成三层的敌台,每一层都安置着弓弩、火铳,还可以从最顶层往下观察城中往来的男男女女。
将士们把数以千计的攻城器械布置在城的周围,日夜轰个不停,铳炮之声不绝于耳,把平江城轰了个千疮百孔。然而,那时候的火器还没有击塌城墙的能力,它们主要的任务是对城上的守军进行火力压制。
在平江被围困期间,周围的松江、嘉定、大仓、昆山、崇明等城先后投降了朱元璋。可是,松江府投降之后不久,以豪绅钱鹤皋为首的旧势力对徐达清查田地、征砖筑城的战时经济政策强烈不满,他们勾结张士诚的旧部举行暴动,聚集了3万余人,杀掉了朱元璋派驻在松江府的守臣苟玉,还使人率领数千艘小船前往平江求援。
葛俊奉徐达之令平乱,与钱鹤皋的暴动队伍在一个叫“连湖荡”的地方相遇。葛俊的军队用火器先下手为强,连放了数十炮。钱鹤皋的暴动队伍几乎全是手持农具的农民,这些人听见炮响就惊溃而逃,溺死者不计其数。这使葛俊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松江,捉获钱鹤皋,送徐达处斩首。
松江之乱平息之后,被围个水泄不通的平江更加孤立。张士诚不会坐以待毙,任由徐达日复一日地在城外发射铳炮,他决定出击。那么,出击方向选在哪里好呢?城东门外是徐达的防区,平日军容整肃,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从这里出击肯定占不了便宜,选来选去,最后,张士诚选中了西门作为出击方向。他在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六月初四派遣徐义、潘原绍等将领潜出西门之外,向华云龙的防区发起突然袭击,虽然打死了神武卫指挥杨国兴,但是却被城周围星罗密布的长壕、堡垒以及敌台组成的火力网拦截了,不得已,只好转而向城西北的阊门进军,直逼常遇春的驻地。
常遇春面对来犯的敌军指挥若定,分出部分兵力往北壕方向阻击其后援,然后迎战。此时,在后面压阵的张士诚已经得知徐义、潘原绍等将领被常遇春挡在半路上,他先是派遣一个参将带着千余兵前往增援,无奈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只好自己亲自出马,率大队前往。双方仿佛进行一场集结兵力的竞赛,看看谁的主力能抢先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