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北方阵营(6)

大明帝国战争史 作者:李湖光


正面的另一路燕军拼死来救朱棣,他们不等南军的阵营混乱就发起进攻,结果遭到了南军火器、毒弩的阻击而尸横遍野。不过,南军阵营正面的东北角也在激战中几乎被突破,盛庸不得不抽出西南角的部分将士前往增援。朱棣乘隙从西南这个变得薄弱的方向突围而出。

这一战,燕军失败了,大将张玉在破阵时战死。南军捉获燕军将士,往往将其剜目、剖腹以泄愤,揭示了战争极其残酷的一面。

步兵在坚城之下布阵,是击败来犯骑兵的有效方法,历史上很多军队都这样干过,比较有名的战例是公元12世纪的顺昌之战,南宋名将刘的步兵背靠顺昌城布阵,粉碎了金兀术的精锐骑兵的进攻。明代的东昌之战再次证明这一战术并未过时。

东昌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3月,朱棣与盛庸又在夹河、滹沱河等地较量。燕军于1401年(建文三年)2月16日从保定出发南下,3月进至滹沱河。而北上迎战的南军则驻扎于夹河。

燕军距南军40里而驻营。朱棣与诸将召开军事会议,商量破敌之策,他认为南军列阵总是精锐在前、老弱在后,只有在战斗中摧毁其精锐,便可威慑其老弱。这次会议制订出具体的作战计划是将燕军分为两路,一路是由谭渊率领的中军,在南军阵营前面五六里的地方列阵,监视南军的精锐部队;另一路是由朱棣率领的精干部队,绕到南军阵营的后面,向南军的老弱部队发起猛攻,目的是不断驱赶其老弱倒退。南军后面的老弱在退却时无形中也会推动着前面的精锐部队一起快速奔跑。当疲惫不堪的南军挪动了五六里时,正好碰上以逸待劳的谭渊部队,到那时,燕军两路部队,便可以形成一前一后夹击南军的有利态势,必然胜券在握。

3月22日,燕军列阵前进至夹河,进一步缩短与南军的距离,朱棣带领3名骑兵侦察敌情,从南军的阵前掠过,发现其阵营的前面分别排列着火车、火器、强弩、战盾。所谓的“火车”,并非是指明代常见的那种搭载油锅、推至城门下面用以焚烧城门的两轮车;而是指“火柜攻敌车”之类的战车,这类车一般用坚木制造成长约一丈的车辕,车轮则高2尺5寸。车柜阔2尺8寸,高约2尺,柜的下面架着5杆长枪,上面放置着百支火箭,由两名士兵操纵,是一种攻守兼备的武器。

面对南军阵营前面如此精良的武器,朱棣当然不想啃硬骨头,决定按原计划避免进攻南军阵营的正面,转而以其侧后为突破点,他指挥的负责迂回侧后的那一路燕军,有5000名步兵,另外还有1万名骑兵。其中,有5000匹战马是乘载着两人的(包括一名骑兵与一名步兵)。这支部队绕到南军阵营的侧后,发起冲锋时,5000名步兵迅速从马上跳下来,攻击南军的左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