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识字:“催熟剂”透支孩子未来
生活写真
越越是一个“识字神童”,他在入园上小班时,识字量就已达到4000多字。一进到班里,他就走到图书架前,一本本地看书。他看书时的专注力非常强,一般能持续30~40分钟。越越的知识面比班里的其他小朋友要广,经常追着老师问“为什么”。老师们感叹道:这孩子真聪明!
但是,越越的口语表达能力却明显低于其他孩子,发音不清楚还略带口音,平时他也不愿意用语言与人交流。入园仅仅几周,老师们又开始对越越“刮目相看”:一天,大家一起看书,越越看完了自己手里的书,扭头看了看旁边小朋友的,突然对着那位小朋友的脸就是一巴掌。被打的孩子愣住了,老师也愣住了!老师赶忙把越越拉到旁边问:“为什么呀?”“我想看那本书。”“那你为什么不跟小朋友说呢?”越越的脸上有些茫然
越越在看书或与老师交流书里的内容时,是一个积极求知的孩子;在参加其他身体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的时候,是一个探索兴趣不强、坚持性较弱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是一个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而又明显具有肢体攻击性的孩子。目前看来,他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
品 悟
“一岁能背诵五言绝句,两岁识字2000个、背诵30首以上古诗,三岁识字达到3000个,四岁左右能流畅地读书、看报纸,五六岁时会使用汉语字典,喜欢古典文学或现代文学”,这是一些早教机构用来招揽生意打出的金字招牌。面对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不负责任的宣传和不菲的培训价格,家长们竟趋之若鹜,争相解囊。很多家长以孩子早识字、多识字为荣。但是,在超前识字的狂热与躁动中,却很少有家长冷静地思考:超前识字符合教育规律吗?超前识字是不是孩子的真正发展所需?这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是在透支孩子的未来?
中国人自古以来似乎就有一种深深的情结:对识字的崇拜,对儿童提早识字的偏执追求。“我们家孩子都认识4000字啦!”这种类似的,充满着骄傲的话语经常出现在家长的交流当中。这似乎传达着,越小的年龄认识越多的字代表着孩子超出其他孩子的智慧,代表着孩子在起跑的时候遥遥领先,代表着家长有本事。
“三岁能诗,五岁能文,七岁能为孔子师,十二岁当了上卿”等说法的流传,无不体现着世人对“神童”的渴求态度。这并不排除有些超常儿童少年有成,可是如果带着对某些“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这类口号的误解和偏信,我们的家长往往会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和不适宜的教育行为,还特别容易滋生不良的攀比心理。例如,“别人家孩子能认识这么多字,我们家孩子也必须这样”;“识字越多的孩子就是越聪明的孩子”;“识字量大就是语言发展得好”,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表示,由于孩子的记忆是比较短暂的,除非是不停地强化,否则很难保持长久。大量识字、机械地背诵会占去孩子大量的时间,使他没有时间游戏,没有时间去和其他小朋友交往。这对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我们不否认个别孩子对识字是有兴趣的,但即使有这样的个别孩子,也不能将其作为一个普遍的东西加以推广,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早慧,而有的人则是大器晚成的。”冯晓霞表示,“一岁能背诵五言绝句,两岁识字2000个、背诵30首以上古诗,三岁识字达到3000个 ”这样的标准显然是没有根据的,绝大部分孩子根本达不到。“标准的制订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慎重的过程,一个合理的标准,应该是60%~80%的孩子能够达到,而这个标准显然是非常不科学的。”
孩子识字,可以通过机械重复的训练达到一定数量。问题在于,孩子只是鹦鹉学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机械训练时学习的枯燥、压力的痛苦,给孩子带来的身心伤害是无法估量的。